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3月24日 >>02版:二版


调节自我心理 改善师生关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郭鹏鹏

  去年以来,媒体数次曝光教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事件。笔者认为,此类事件的发生,是由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心理素养问题造成的,教师更应主动调节自我心理,积极改善师生关系。
  近几年,媒体披露的大量报道,似乎给予大众这样的印象:身心憔悴、情绪化、行为失控的教师,正占据着神圣的讲坛。这种印象虽然并不准确和全面,但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些教师对自己事事求完美,反而导致焦虑、脾气暴躁、易怒;有些教师虚荣心强,拼命掩饰自身的不足,还有人因自身受挫迁怒于学生,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负面的行为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了威胁,加剧了师生关系的恶化。
  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教师工作艰巨繁琐,一名称职的教师一定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减压,自我调适,那么其心理必将受到较大影响,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言行情绪感染着学生,乐观、豁达、宽容、耐心、富有同情心,能使自卑怯懦的学生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学生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如果教师遇事暴躁、鲁莽、容易冲动体罚学生,那么学生情绪不稳定,就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师的言行情绪必将影响到学生,教师要重视自我的心理修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用心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工作,淡泊名利,完善人格,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就能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永葆教育生命的活力。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利用科学的方法缓解自身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对于学生的不满情绪,教师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