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慧 四月的高原,依旧春寒料峭。 在迭部县达拉乡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风开始变柔和,泥土中沉睡的青草正蠢蠢欲动;两只小狗从红桦林之间嬉闹而过,惊动了躲在树下的野山鸡;劳作归来的农人在自家院里烧了一大壶奶茶,隔壁邻居家的牛闻香而动,好奇地探过头来…… 这一切,被坐在半山腰的年周老人尽收眼底。老人微笑着环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一边转动手中的佛珠,一边和5岁的孙儿逗逗笑。 这个叫作戈吾的村庄很小很小,小到全村人口加起来还不满200人,但是村子里的巷道整齐干净,以红色和绿色为顶的座座房屋,被四面环山的森林轻揽在怀,温馨又宁静。起风的时候,五彩经幡猎猎飘扬,把整个村子点缀得别有韵味。 作为重要林区的达拉乡戈吾村,时时存在火灾隐患,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村人疏忽,戈吾村发生了一场大火,等熟睡中的人们惊觉,火势已经蔓延开来无法控制……那一次,全村的房屋牲畜尽数烧毁,村庄边的森林也遭到重创,一无所有的戈吾村人,在灰烬面前留下了痛苦的眼泪…… 平安岗哨就是那个时候建起来的。遭受了惨痛教训的戈吾村人,相扶相帮重建了家园,之后在山坡上选了一个能俯瞰戈吾村的最佳观察点,齐心协力盖了一座小木屋,作为全村人的平安岗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派人驻守观察,防止火灾发生。 “二十多年了,我们村子每天两家各派一人在这里值班,24个小时观察守护村庄,下雨下雪都一样。”年周老人告诉笔者,戈吾村离县城较远,山大沟深路不好走,万一发生火灾,等县上的消防队赶到,一切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就想办法尽量不让火灾发生,每天看着守着,家家都遵守这个规定,二十多年没有间断过……”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不足200人的小村庄每天抽出两个人手,什么也不做只是在这半山腰的简陋岗哨静静守望,二十多年来风雨寒暑从不间断? 在科技发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藏在深山的戈吾村多么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少有人知,更无从繁华,是这宁静滋养了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还是这朴素的价值观保护了这里的宁静? 想起一个官方公布的权威报告: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那些消失的村落中有没有和戈吾一样的村庄呢?他们中有多少拥有戈吾村这种也许平常却感人的故事呢?这些我无从知晓,却无关紧要地魂牵梦绕。 也许正是基于对这种乡土文明的认识,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上,用这样诗意的语言表述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偏安一隅的小小的达拉乡戈吾村,也许不能带给我们当下需要的很多很多,但是这不足200人所坚守的文化根系、所遵从的价值理念,是不是中央所说的“乡愁”的一种呢?就像著名学者陈丹青所说:“只有让乡村可以触摸,文化可以感知,才算得上是真正具备了现代文明的气质。” 让我们向戈吾村山坡上的平安岗哨致敬,向迭部大地上每一个角落里那些丝丝缕缕的乡愁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