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4月04日 >>03版:三版


浦江记忆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4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陈克仁

  
  驻足浦江期间,我曾数次到过浦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是浦江县的大手笔。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整齐的景观带和整洁干净的环境。开发区建设伊始,尽管当时入驻的企业不是很多,但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政策,成为“凤凰”栖息的绝佳场所。
在浦江县的虞宅乡有几个村很有名,原因是这里出水晶。走进虞宅的小村子,家家作坊,户户产“晶”,男女老幼齐上阵,那个规模着实让人觉得壮观。我曾先后三次踏访过水晶村—虞宅村,仔细观赏了水晶生产的整个流程,闲暇时间,与工人师傅们倾心交流,了解水晶的产销情况,真诚感悟“水晶人”的人生经历。我也无数次去过县城的水晶城,品种之多,做工之精美,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离开浦江时,我曾带了数款水晶玻璃工艺品和水晶玻璃象棋等,均因索要者众,最后未能给自己留下一款心仪之作,现在想来倍感遗憾。
  浦江与我工作的地方远隔千山万水。不同的地域、地貌、气候和海拔,造就了迥然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说到工作节奏,我这里是慢条斯理、优哉游哉,而那里则是一派紧张忙碌、时不我待的景象。尤其遇到开会、出差这样时间概念极强的工作,如果你不守时,会议讲话主题又不明确、中心不突出,作为领导,你在干部群众心里会极没威信。有几次会议,考虑到办公室距离会场不远,所以我按时离开办公室去参会,不料每次都迟到,着实让人难堪。再说迎来送往,我们西北大多数是主人先到迎接客人,而那里则不然,客人姗姗来迟体现的则是对工作的不重视,对主人的不尊重。说实在话,浦江挂职期间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多年来,这种良好的作风一直无形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也无时不在改变着我。
  文化素养和处事理念影响工作的质量和进展。在浦江,只要是领导安排了的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那是必须具备的工作要求。比如说汇报材料或讲话稿,呈送到领导案头的几乎都是定稿,领导改动微乎其微,推倒重写或由领导代劳的更是罕见。我因工作调研,需多方配合的事较多,会议也好,出行也罢,总有一个舒心的感觉,所以工作起来信心倍增,工作干劲自然也就足了。
  在浦江,因同属“裸官”,所以有机会数次与赵敏县长餐后散步。从人民路到西山公园,从塔山公园到县城老民居保护区,一路说来,他对发展县域经济的设想和思路,他在老民居拆迁改造方面的无奈,我都洗耳恭听。我与县委王建四常委因为工作分工的相近,数次下乡调研,数次深入科教文卫单位开展工作,他的工作思路、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总让人耳目一新。浦江挂职结束后,我曾撰写过一篇挂职体会文章且在数家媒体刊发,这篇体会文章对我以后数年的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离开浦江十余载,说真的,我为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有半年的挂职生活经历而庆幸,而此经历,将陪伴我的终生,成为我生命之中珍藏的永恒记忆。
  在我住的客厅,我精心装裱及悬挂的是浦江籍书法家盛丹平的书法作品,而办公室里悬挂的则是书法家方钢军的书法作品,他们均是中国书协的成员。他们的作品除装点厅堂、为厅堂增添些儒雅之气外,最好的功效就是可以不时勾起我对浦江的回忆,增添些许思念的情愫。
  浦江不仅山美水秀,而且人情味极浓。虽然我离开的时间很久了,但挂职时结交的友情延续至今,且有愈久弥深的意味。前几年,浦江的几位朋友曾专程到我任职的县来看望我,体现的是一种友情的延绵,一份情感的珍惜。虽说我这里的山川风物与江南有迥异的特质,但他们爱之切切,赞许不断。可我心里明白,论开发程度和市场效益,这里是断不能与浦江同日而语的。年关时节,我总能收到朱根良、张渊成、熊玉虎等朋友的佳音;清明过后,也定能如获至宝般接到来自浦江的新春茶叶。擦洗得澄澈明净的玻璃杯,里面放些许清茶,将烧得滚烫的开水徐徐冲入,顿时,茶叶在杯中翻卷,随之又慢慢沉入杯底,但均似山峰上站立的松柏笔挺无比,如果你仔细留意,那一个个站立着的茶叶,又在挺立中呈现出万千的姿态,一如我对浦江的情感,思念的方式经常在变换着角度。多年来,和浦江这些难分难舍的朋友间电话、信息总是不断,浦江的变迁也总是在不经意间传递到我这里,使我获得了难得的慰藉。
  在浦江,难忘街头路边的麦饼、清明馃、荞麦切面、观音豆腐等地方特色小吃。两面黄麦饼看起来绵软柔嫩、微黄不焦,吃嘴里香气扑鼻;清明馃是用糯米粉与清明草混合制成,外皮青绿,内馅可咸可甜。这些我听说过,但没感受过。不过荞麦切面和观音豆腐在小吃摊吃过几次。闲暇时间,我总喜欢独自坐在街边的小摊前,来几个小炒,顺便要几瓶啤酒,边饮酒边品味浦江的生活情调,这倒是个十分不错的休闲选择。其实我是惧怕麻辣的,但间或应朋友之邀也会去吃个火锅,偶尔间,辣得汗流浃背刺骨透心也极具享受。在浦江,人在他乡是割不断乡愁的,那家位于偏僻巷道的兰州拉面馆,就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虽说汤不地道,拉面确很精到,能在遥远的江南过过吃家乡饭的瘾,也算释放一下思乡愁绪的最好途径了。
  在浦江,难忘朋友相邀远游的场景,游仙华山,登少女峰,眺望天际的田园风光;到过“江南第一家”,感悟了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特色,“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让人痴迷。秋日里,驱车登上高高的马岭,领略景区秀、奇、幽、野的神奇景观,那是一处自然景观极佳的风景所在。周日,有朋友二三人,泛舟于碧波浩渺的千岛湖,放飞心情,尽情地享受阳光和空气,那不曾有过的经历真让人感到惬意。
  浦江好,景物嵌记忆。歌山画水通济湖,魂牵梦绕浦阳江,能不忆浦江?
  浦江曾经有过的挂职经历将长存我的记忆。(下)
  (作者为政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甘南州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3年8月至12月,任中共浦江县委常委。)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