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奇才
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只有沉下身子,带着情感,走进基层,才能拿到新鲜、独特的素材,写出生动活泼的作品。建国以来那些产生过广泛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都来自生产生活第一线、源于群众的作品;都是走进基层、潜心体察生活的结晶。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有了思想的火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新闻工作者不下基层不行,下到基层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不行,不贴近实际、不贴近群众、不贴近生活更不行。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高楼大厦、走出书斋会场,深入到改革建设前沿,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基层是实践课堂,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改进文风,就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语言就会干瘪枯燥,新闻报道就会索然无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田间地头采访,才会采写出清新朴实的作品;同百姓拉家常,才能拉出最朴实的家常话。深入基层,带着情感,说一些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新话、实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写出带着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