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4月18日 >>01版:一版


因为有爱 所以美丽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书写了一段创业传奇;她热心公益,投身慈善,爱心故事在小镇方圆百里人尽皆知。□记者 何龙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4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卓尼县扎古录镇,有一位“女汉子",她是第十二届省人大代表、卓尼县长辫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尕菊。
  上世纪90年代,杜尕菊开始艰苦创业,在镇政府附近租了一块地,支起几顶帐篷、几把旅游伞,简单的一个旅游点开业了。刚开始,她既是老板,又是厨师、服务员。几年来,靠着诚信服务、踏实苦干,她终于淘得了第一桶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十里八乡家喻户晓的“名人”。
  企业发展壮大了,但杜尕菊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十多年坚持慈善爱心活动,累计捐款捐物数十万余元,安置本地就业人员十余人。
  尕扎东珠是扎古录镇下古村村民,年迈的母亲双目失明,12岁的大儿子患有角膜炎,而他作为家中唯一劳动力也患有严重肝病,家庭十分困难。杜尕菊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登门看望,并帮他们联系了兰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资助了五千元医疗费。尕扎东珠一家在杜尕菊的鼓励帮助下,对生活有了信心,经过努力,日子也慢慢变好了。
  杜尕菊是农民出身,对困难群众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感情。自公司成立后,她每年都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她说,“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饮水思源。企业刚起步时,资金无法周转,几乎陷入破产停业的境地,正当孤立无援的时候,是政府和好心人给予了我极大地关心和帮助,所以现在我会尽最大能力帮助别人。”
  杜尕菊是高兰奇遇到的好心人。高奇兰是阿子滩乡玉古村村民,儿子、儿媳出外打工,家里就剩年老体弱的他和两个孙子。当杜尕菊看到他家的房屋面临倒塌时,就四处奔波,出主意、想办法,合计重修房屋,目前已基本备齐了木料,准备择日动工。
  一袋米、两桶油、一床被子……杜尕菊时常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村民们都说:“杜代表给我们跑项目、找资金、培训技术,还让我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既赚了钱,又照顾了老人和小孩,还不荒废责任田,真是太好了!”
  2007年,阿子滩乡足子村单亲母亲赵录曼生活过得很艰难,大女儿和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小女儿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无法凑足学杂费,初中毕业后面临辍学。杜尕菊知道这一情况后,当即送去两千多元帮她们解了燃眉之急。之后便一直资助这三个孩子上学。当看到赵录曼家的房屋年久失修成危房时,杜尕菊主动联系购买建房材料,帮助他们修葺房屋。“要不是好心的妹子,小女儿就辍学了。是杜尕菊让孩子圆了上学梦,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赵录曼逢人便说。
  多年来,杜尕菊从小事出发,在发展好自己事业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乡亲。自己的生活好了,她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