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继元
五月的玛曲,绿意萌动,处处生机盎然。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玛曲县机关干部面对问题“照镜子”,找准症结、对准焦距、抓住要害,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沉下身子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学习、强信念、明使命、做贡献的浓厚氛围,教育实践活动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记者一行驱车翻过尕玛梁,临近玛曲县城时,一座座整齐的院落映入眼帘,这便是尼玛镇萨合村。距离村委会不远,是村民拉周的家,两米多宽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屋后牛羊悠闲地啃着草。 走进拉周家的玻璃暖廊,顿感暖意融融,简单的家具整洁干净。“在乡镇干部的帮助下,我们修建了院墙,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生活已经大变样了,而且镇上领导干部经常来我家嘘寒问暖。”拉周的妻子南杰卓玛说。 在萨合村从事了20年包村工作的才布合告诉记者,“以前,这条村道雨天基本没法行走,现在铺成了水泥路,与县城公路连接,方便多了。” 玛曲县尼玛镇把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突破口,及时调整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每个服务窗口安排政策业务水平高,懂藏汉双语的干部。同时,把领导干部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直接建立到各村民小组,由21名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21个村民小组,做到每位领导干部人人都有联系点,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联系领导。 索南木是玛曲县曼日玛乡一位有着1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们家族世世代代是曼日玛草原上有名的民族服饰缝纫师,他本人也在周边乡镇久负盛名。经索南木缝制的衣服、帐篷不仅外观漂亮,而且经久耐用,平时找索南木做衣服、帐篷的人络绎不绝。 曼日玛乡党委帮助索南木无偿征地680平方米,并筹资20万元,组建乔克民族用品加工厂,并在加工厂成立党员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有效解决了全乡20名贫困党员、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索南木说,在乡上的支持下,加工厂办起来了,我的缝纫技艺也得到了传承,也帮助了乡上的贫困户和贫困学生。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