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6月02日 >>01版:一版

四十年风雨相伴
只为不能抛弃的人
对冷木来说,照顾阿尼,是这个家交付给自己的责任。即使在最艰辛的日子里,阿尼也不能被抛弃,因为冷木相信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6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张小慧

  每年四月,迭部县尼傲村的大片油菜花就会如期盛开,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点染成一片金黄。对于即将退休的藏族女干部冷木而言,她习惯了每年春天这馥郁芬芳的气息,就像习惯了多少年来不离不弃服侍一位和她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村里人谁也不知道这个老人是从哪里来的,只记得他流浪到尼傲村的那一年已经过了60岁,轻微智障,一条腿带有残疾。
  多少个相似的晨昏在村人的记忆中流逝,冷木家小院里历久弥香的阳光,晒白了老人的头发和眉毛,也温暖着老人半生混沌的时光。
风雨之中 给流浪的老人一个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尼傲村,像一枚悬挂在山脊的干涩果实,贫瘠而瘦弱,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一天,冷木的婆婆在自家大门口,发现了蹲在地上、饥寒交迫的阿尼。阿尼就这样被收留,在尼傲村生活了下来。
  半个世纪倏忽而过。今年105岁的老人,成了尼傲村年纪最大的人,村里大人小孩都喊他“阿尼”(老爷爷)。对冷木来说,照顾阿尼,是这个家交付给自己的责任。即使在最艰辛的日子里,阿尼也不能被抛弃,因为冷木相信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无数个温暖的午后,对着油菜花晒太阳的阿尼,成了村子里最常见又最特别的一道风景。
几十载寒暑交替 责任变成习惯
  对于大山深处淳朴坚韧的藏族妇女来说,在家庭中不计回报的劳碌和付出,是一生不变的主题。从结婚的那天起,冷木就担负起照顾全家的责任,包括服侍家里收养的阿尼。
  光阴荏苒,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阿尼也老了。冷木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着阿尼,刚开始是责任,后来慢慢就变成了习惯。风雨寒暑,这责任一担就是漫长的几十年。“我不能不管阿尼,婆婆把阿尼交给我的时候,他到这个家已经十多年了,和我们一起吃一起住……阿尼是我们家的老人,我要照顾他。”冷木经常说。
  “鲜花虽然静静开在草原上,它的香气还是飘向四方。”尼傲乡十里八村,人人知道冷木几十年侍奉阿尼的事情。因为阿尼,她几乎没有时间去别的地方。半生不离不弃的照料,家族里的人全都理所当然地承认阿尼是最“古董”的宝物,是全家人的阿尼。
时光磨练年华 爱比星光更温暖
  照顾老人的这些年,冷木是艰辛的,但是对纯朴隐忍的藏族妇女来说,这种艰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天长日久,内化成深深的坚韧和绵长的感情。即使阿尼年纪大了之后脾气日益古怪,也不能对他心生不满和嫌弃。
  冷木的小女儿佳木草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夏夜——全家人正睡得分外香甜,阿尼突然跑出来在院子里大喊大叫,怎么劝都不肯进屋。“阿妈就把两个小凳子拿来,放在院子里陪着阿尼坐,慢慢地,阿尼不出声了,阿妈也不说话。我起来找阿妈的时候,发现天上的星星那么多那么亮……”
  “阿妈不爱说话,从来没有对我们兄妹三人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她每天做着的事情,她对待人的方式,都会很深地影响我们……现在是阿妈照顾阿尼,以后阿妈要是身体不好了,我和哥哥姐姐肯定也会照顾他们两个。”佳木草说。
  四月末。微雨过后,天气宜人。冷木倒了一杯热热的大茶,给阿尼端过去。园子里的凉棚下,阿尼靠着椅背养神,白猫在阿尼的脚边睡着了。一抹夕阳落下来,把古老的尼傲村照耀得分外宁静。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