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目前,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照镜子,照出了哪些“四风”之弊?正衣冠,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还有多远?洗洗澡,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开展?治治病,怎样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这些问题,都要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认真查摆,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好民主生活会,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 民主生活会要开出高质量,会前就要下足功夫。学习教育不到位、思想认识跟不上趟,查问题、改作风就没有动力;征求意见流于形式、交流谈心浅尝辄止,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开展不好;梳理剖析各方意见不认真,不深挖思想根源,不形成根治之法,就不能明确整改方向;找不准靶子,就不能有的放矢。总之,不触及实质性问题,民主生活会就会开成茶话会。各级党组织务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力戒“刚开场就想收场”的心理,力避“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倾向,做实做好第二环节各项工作,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民主生活会真正起到正风肃纪的作用。 民主生活会要开出高质量,就要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会前深入谈心交心,充分交流沟通、交换意见,才能促进会上直面问题、增进共识;会前讲真话实话,不避重就轻、不回避矛盾,才能在会上触及思想深处、触及问题实质;会前把问题谈开,把不足讲透,才能防止会上制造矛盾。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有缺点谈缺点,有意见说意见,勇于自我剖析,才能真正达到改进作风、共同提高的目的。会上的批评,不是马虎敷衍、文过饰非,也不是发泄私愤,搞突然袭击,而是要实现“团结—批评—团结”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民主生活会才不会走偏。实践表明,“当面锣”、“对面鼓”,真诚地提出问题,真心地帮助改正,班子会更团结,队伍会更和谐。 民主生活会要开出高质量,就要“改”字当头,立言立行。行动比表态更重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怎样,最终都落在一个“改”字上。会前要有改的准备、改的决心,会上要有改的承诺、改的规划,会后要有改的勇气、改的行动。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要大有大改、小有小改、改就改好,时时体现整改的精神,处处彰显行动的力量。如果只是认识深刻了,决心下定了,问题聚焦了,谈心也充分了,但最终“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看不到行动,见不到变化,就会失信于民。 高质量的党内民主生活会,是党自身建设的防腐剂,能有效检验党员对组织的诚信和对同志的信义。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恪守一个“诚”字,以诚心诚意信任组织,以襟怀坦荡对待同志,以剖肝沥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开成一个触及思想灵魂的民主生活会,找到作风整改的突破口,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