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期接送女儿,我认识了女儿班上的许多家长,这些多半都是家庭主妇,而且多半都是因为孩子读书,从农村过来陪读的,她们没有正式的工作,闲时做点手工贴补家用,因为知道金钱来之不易,所以大家在一起谈论的除了孩子的学习,就是怎么省钱,我戏称她们是“低成本主妇”。 艳是这群姐妹中最典型的低成本主妇,曾经当过村妇女主任的她伶牙俐齿,现在辞职做了一名家庭主妇。心有不甘的她,仍旧希望大展宏图,所以时常摆摊,卖过水果、小菜,也卖过十块钱三双的袜子。此外,她自己买的东西绝对是物超所值,她在展销会最后一天淘来的十块钱一条的裤子,绝对不比人家穿的上百元的裤子差。艳也很少用化妆品,因为自己卖过小菜,所以极力推荐“绿色美容”:黄瓜、柠檬切片去黄气;土豆切片消炎;丝瓜去皱,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因她持之以恒,所以三十七八岁的她,看起来依旧风姿绰约。她采购物品有一句口头禅,就是给个最低价,然后说:“卖不卖,不卖就走人。”我们也用这招在市场里讨价还价,并且屡试不爽。 慧当过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有一儿一女,别看她个子矮,做穿针引线的活绝对是一把好手,别人串麻将凉席,一天串三十块钱就不错了,她能穿五六十。慧也绝对是个低成本主妇,脂粉不施、素颜朝天的她却是个难得的美人,还很会搭配衣服,尽管从市场淘来的衣服不贵,可穿在她的身上就很漂亮。虽然养着两个孩子,但她很会安排生活,不仅了解很多食补偏方,而且做得一手好菜。哪里的排骨好,哪里的蔬菜鲜,哪里的豆腐又嫩又滑,哪个超市星期几的会员价,她弄得一清二楚,也因为她的精打细算,她家的月生活费从没超过一千。 娟是我们这群家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她是河南嫁过来的媳妇,人高马大,也是不折不扣的低成本主妇。别人家里装修请小工,她却自己亲自动手,搬砖、刷墙样样行,并称这种劳动是不花钱的减肥运动,两个月下来,人虽黑了点,但确实瘦了很多,还省了不少工钱。她很少让孩子在外买零食吃,每次接孩子,都带上洗好的水果,不仅卫生,而且实惠。前两天看到街上卖甘蔗,切好的五块钱一根,见自己儿子爱吃,她干脆15块钱买了一捆甘蔗,还买了一把甘蔗刀,自己削皮,连她老公都称赞她是节省好主妇。 与这群低成本主妇为伍后,我也进步很多。去菜市场,再也不一眼相中菜,总是货比三家,不仅看服务和菜的品相,更看菜的价钱;去超市,再也不提倡要买就买贵的,而是买适合自己的。剩饭,我再也不倒掉了,放进冰箱,第二天拿来做蛋炒饭。老公笑我:“这样省,能省多少?”我用这群低成本主妇的口头禅,骄傲地回答他:“平日省一口,一月省一斗,一年省出一头牛。”(刘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