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严林
舟曲县坚持把“1236”扶贫攻坚行动作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主战场,以大力推进“159”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实现基本脱贫为目标,着力在基础设施、富民产业、金融支持、智力扶贫、生态环境等方面出实招,发狠劲,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落实,吹响了全民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路通了、灯亮了,百姓心里满意了 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大街小巷,收割的庄稼可以拉到自家院子了,即使下雨天步行来回也不用担心身上沾到泥巴;太阳能路灯装上了,村里宁静的夜晚告别了黑灯瞎火,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摸黑打手电了;水龙头一拧,白花花的自来水随之即来,再也不用勾着腰到河里挑水了……这是孙学礼老人向前来督查的领导描述的香椿沟村的新变化。 近年来,舟曲县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扎实推进双联行动为载体,以实施交通大会战、安全饮水全覆盖等民心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大通村公路、农田水利、人饮工程、危房改造、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主动作为,赢得民心,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全县19个乡镇的210个村均修通了公路,其中142个为水泥路或沥青路,327个自然村已通公路,占自然村总数的61%;率先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饮水工程入户率达到82%。今年,将积极争取资金5527万元,对19个乡镇的108个行政村的150个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力争使入户率达到95%;投入292万元实施村道亮化工程,为33个村配置了450盏太阳能路灯;积极争取900户危房指标,全面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 见效了、挣钱了,群众腰包鼓起了 东山乡谢家村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鸡10万只,年销售额达72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明显;博峪乡积极发展纹党种植产业,全乡纹党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拱坝乡永远综合种植农民合作社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实现土地流转370余亩,用于发展中药材种植,在土地流转中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159”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立足于本地地域资源、区位等先天性优势,以双联行动为突破口,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组织,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致富能手自主发展、带动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专业合作社396个,其中具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16个,种植药材1.1万亩、苗木培育1.4万余亩,生猪养殖3万余头,养鸡150万只,养羊2万余只。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不断发展劳务产业,壮大劳务经济,使劳务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2011年以来,累计向江苏、新疆、内蒙古、北京、深圳等地输出劳动力15.08万人次,劳务创收14.59亿元,占当前全县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 款贷了、有本了,创业致富踏实了 “现在再也不用为发展资金发愁了,我打算用今年贷的这5万块钱把养圈封闭一下,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到冬天冻死猪仔了”城关镇沙川村致富带头人王五十感慨地说。 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有效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力。积极加强农村扶贫互助社建设,创新资金管理流动模式,采取对口帮扶、双联帮扶等措施,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20万元,组建扶贫互助社62个,成为农民群众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以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为主要目的,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共为1102户群众下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5079万元,已为485户农户放款2350万元,力争今年全县各类支农贷款达到2.6亿以上;2012年以来,为2026户群众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75亿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筹集担保基金,争取“双联”惠农贷款累计达到2.4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了群众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同时,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严格加强对惠农财政补贴等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运行到位、管理到位。 培训了、会干了,小康劲头更足了 从江苏培训回来后,养殖专业户王森信心满满地说:“要是早听专家的课,我去年的损失就可以避免了,今年我一定要按照学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精心经营,来年一定会是丰收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好啊,干部和我们更贴近了,乡上的农技干部经常到地里为我们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传经验,比我们还跑得勤呢,现在产量高了,收成比以往好了,我们怎能不满足呢”闫志兴深情地说。 舟曲县充分利用中组部和各帮扶单位对口帮扶的大好机遇,按照“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思路,大力实施“百名干部外出挂职、千名干部外出培训、万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工程,切实增强了扶贫开发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通过积极争取优质培训资源,按照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以劳务技能培训为主,劳务带头人、经纪人、中介人以市场知识为主的培训模式,加强与有培训资质的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利用技术培训大篷车进村,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今年以来,共完成各类培训7689人次,其中劳务技能培训1571人次,农业实用技术6118人次。同时,在外出务工队伍中成立临时党支部22个,实现了“离家不离党,增收有保障”的目的。 山青了、水绿了,健康指数提升了 “过去天很蓝,但是山却是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现在好了,青山蓝天绿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都是因为我们把以前当做香饽饽的山羊,给处置掉了。”拉尕村的杨福来老汉高兴地说。 针对广大群众粗放式放养土山羊,造成植被破坏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舟曲县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大力开展土山羊淘汰和封山禁牧工作宣传活动,全力做好替代产业培育,并为出售土山羊的农户进行补贴,鼓励广大群众改变以往粗放式散养的落后方式,积极改良品种,发展集约型的舍饲圈养模式,既增加群众收入,又造就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全县淘汰土山羊17555只,发放补贴52万余元,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