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7月09日 >>03版:三版


是一种智慧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7月0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孔子晚年读《周易》,韦编三绝之后,深得其意,认为首卦《乾》蕴含着“天道”。他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核心是“健”,君子应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后人多从“健”字体会,认为自强不息就是奋发有为、不断进取。其实,这种理解不仅表面而且片面。《乾》卦的六个爻辞透露这样一个思想:“自强不息”,不仅含有奋发进取之义,还含有忍耐、忧患、自悔三义。忍、忧、悔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的三个支撑点。
  自强不息始于“忍”。《乾》卦的初九爻虽然是一个代表刚健之性的阳爻,其辞却说:“潜龙勿用”。潜,藏。因为是“初”,刚刚起步,力不足用,所以要“潜”,不能消耗力量。可见,这个“潜”是考虑到自身力量不足而采取的自藏自隐之法。
  潜而勿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自觉积累力量,如“厚积薄发”。农民知道,根深才能叶茂;旅人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周易》在象征天、地的乾、坤两卦之后,选择《屯》作为第三卦,再次表达“天行健”须从积聚力量开始,这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基础。
  万物生长的自然界也昭示着这一规律:一颗种子在地下伸展根系,吸收水分、养料,最后破土而出,所经历的过程漫长而又艰难。然而,越是漫长艰难的初始积聚,对于以后整个生长发育越有利。春秋末期的老子说“人法地”,想必也是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寻找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
  后来的儒者孟轲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讲的也是有为之人在其有为之前必要的力量积累。忍,是在这一力量积累时期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倘若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此后的人生也便不可能有大成就。
  二是与敌对势力对垒时量力而行。力量强弱,是比较的结果;选择进取还是隐忍,须审时度势。敌强我弱,就须忍,这是明智而非怯弱。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是周文王审时度势接受囚禁,为自己的部族争取时间壮大实力;越王勾践前往吴国卧薪尝胆,也是为了争取时间壮大越国。
  历史的作用不在炫耀而在借鉴。我们欣慰地发现,在华夏民族综合实力极大提高的今天,“忍”作为自强不息的一种手段,既借鉴前人而又超越前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自强之路要走。综合国力的继续积累,不仅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内部环境,还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但是,我们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又不免会引起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疑虑甚至敌视,以致既有“中国威胁论”的出台,也有经济上的挤兑打压,甚至还有军事上的挑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将和平稳定放在首位,理智地处理了诸多重大事件,维护了外部环境的和平稳定,确保了我国改革自强的步伐继续前进。
  忍,是一种理性的手段,是一种智慧的展开;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旦缺失忍,自强之路就随时可能中止。(摘自《文汇报》)

  ◎周山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