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7月16日 >>03版:三版


扼守净土的格桑花
——扎西才让诗歌印象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7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潘硕珍

  承蒙甘南籍青年诗人扎西才让的错爱,给笔者寄来他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七扇门·扎西才让诗歌精选》。打开扎西才让的这本诗集,就闻到了夹杂格桑花和牛粪气息的甘南草原,一片日益缩小的净土。生活在那里的诗人们,即是扼守草原的格桑花。像尕海一样宁静、祥和的草原,突然出现了格格不入的异教徒,“山上出现了神祇/他们来自异域”(《此时》),企图用机器隆隆的工业文明毁灭这里的世外桃源;“湖边诞生了白塔/延缓了时间流逝的速度”,摇动转经筒转佛塔的牧民们,依然坚守他们心中崇高的信仰。诚如甘肃诗人杞伯写的“是原野都将被殖民”(《北大荒记忆的眼睛》),因为本土信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雪山下的那条河流肯定是血性的/但却很阴性地流远了”、“信仰也在呼吸着的土壤里/扎下了它的根须。”(《此时》)宗教冲突的尘埃落定以后,草原上的九曲回肠会冲刷掉血腥的记忆,教会人们学会忘记仇恨,绽放格桑花般善良幸福的笑容,灿烂而厚道。有那么一天,高喊“开发”口号的挖掘机开进了牦牛和羚羊成群出没的草原,转播电视和手机信号的铁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电视里,去年,一个人的手机/被卫星定位,他甚至不能走出自己的城市”(《散步》)人们开始体验到了被某个神秘信号遥控的尴尬。扎西才让有着和蝈蝈一样敏锐的触角,他看到了甘南这片净土的腐败现象:“老人们说,在古代/一碗糌粑可以救活一条人命//诗人说,去年/一桌盛宴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也看到了贫富悬殊:“看到广场上有人在乞讨/有人在祈祷”。
  《扎西才让诗歌精选》写出了藏地的种种神秘感:“我也曾听说更多的/演绎格萨尔王的说书艺人/早就化成飞鸟逝于天际。”(《起源》)“那个寺院的活佛已圆寂了/檀香树下农妇大梦初醒就有了身孕”、“我俯下身,看到了自己在世的倒影/被水波鼓荡得模糊不清”(《在世的倒影》)。“山上,神一指点,就长出各种奇异的花朵/河里,晚风鼓荡,会游来各种古怪的生物。”(《香浪节》)扎西才让和演绎格萨尔王的说书艺人一样,写出了众多有着神性的诗篇:“夜里非常安静时,就能够听到土地的呼吸声/在街道下面的排水通道里,有着豹子的力量/也能够听到神灵在低语,天幕在下垂/山野里低矮的灌木,悄悄地与小城拉开了距离//但到了早上,在街上走走,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山不会升高一寸,水的流速和去年一样/街上的老人,还是像上个世纪那样长寿。”(《腾志街》)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亦真亦幻的印象。
  扎西才让攀折下甘南草原上的一根草茎,蘸着日光,写出了活佛的慈祥:“黄昏时的日光照在头上,热热地/像活佛的大手抚摸着我。”(《姐姐们》)“使遥远的西倾山/像个老活佛,银首银须地站在天边。”(《那些冰被春风一一搬走》)扎西才让笔下的《父亲》仿佛一幅细腻的木刻画:“去年此时他就老了,蹲在墙角吸烟,脸色发黄/抽第五根烟时,他的手颤抖着,划不着火柴”、“风吹在他身上,像吹拂着一杆失去红缨的老枪。”我想,诗人写作这几行诗时,一定是痛心的。他写出了佛家所说的也是善男信女们企图摆脱的“老”苦。
  扎西才让的诗句也有跳跃性,节奏感突出:“阴雨天,雨水还是和前年一样多,和去年一样多/从房檐上一点一滴地滴下来,滴下来/在我们的心里,慢慢地积蓄起来,形成了湖泊。”(《妹妹》)从房檐上滴下来的湿漉漉的意象,积蓄进诗人的心地上,形成清澈的湖泊,这种内化的技巧值得玩味和借鉴。扎西才让的比喻是贴切的,很富地域和民族特色。诗人接着描述他和妹妹等待双亲回家的漫长过程,十分生动传神:“炉盘上,那盛满水的黄铜茶壶,渐渐失去亮色/但还是把火的能量都吸收了/过了好多年,水开始沸腾,发出吱吱的声音/像一个贫穷人家的婴孩,在梦醒时分尖声惊叫。”短诗《村庄里的女人》,采用白描手法和鲜活的口语,浓缩了藏族女人草木般“荣也寂寂,苦也寂寂”的一生,表现了藏族女人谦卑、忍辱负重的品质,“许多年了,她们养育着儿女/忍受着男人们的背叛,把自己看得那么低。”她们弯曲着身躯,为儿女们遮风挡雨,“像我们头顶的蓝天,一直存在着/不会像大桥那样突然垮塌/也不会像空气那样突然消失/后来,又旧旧地站在村口/目送儿女离开家乡,走向更远的地方。”耳畔就响起“她为儿女们祈祷幸福吉祥”的《慈祥的母亲》和用母爱包裹孩子的《妈妈的羊皮袄》等歌颂母亲的民歌。短诗《姐姐们》采用同样手法,不失含蓄韵味:“妇女们在地里干活,她们弯着腰/像个给庄稼看病的大夫/她们不抬头,也不吃饭喝水/似乎被种在了地里”,我的耳畔就油然响起了索南孙斌演唱的青海花儿:“那我给你买给个(好心肠呀)凉圈箍儿呀,二龙戏珠蓝雀探梅绿飘带的凉圈箍儿呀,戴上了来,四月的青苗地里拔两天草了去。”作者的姐姐们就是头戴凉帽给庄稼看病的“大夫”。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出了农民们劳作的辛苦和疲惫感:“她们放下农具,拍掉身上的尘土/安静地坐着,不吃饭,也不说话。”姐姐们的青春,“会被田地里的那些农活给慢慢累死。”还有《达娲谣》等诗篇,体现了诗人对藏族妇女深切的悲悯情怀。
  通读《扎西才让诗歌精选》,发觉诗人已修炼成了甘于淡泊的草地隐士和觉悟者,没有衰老和死神降临眼前的恐惧感:“我觉得自己就是村庄里的/一头牛,一只羊,一条睡在石板下的蚰蜒/不想说话,也不想思考/在小村安宁的日子里,慢慢地变弱变老。”(《我的村庄》)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特别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带,因为那里的时光在缓慢流淌,“那么多的人,疲倦了,那么多的神,睡着了/就有一头牛,在草地上慢慢地走/却始终走不出它的月下的阴影。”(《香浪节》)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