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平措 何龙 苏琳喜 杨晓飞
能够早日找到一个致富的路子,是临潭县洮滨乡每个群众的期盼。严酷的自然环境,偏远的地理区位,滞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带来了诸多的羁绊。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临潭县针对扶贫攻坚过程中一村一户的“瓶颈”问题,与洮滨乡双联单位——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同努力,共奋进,在这片热土上深扎扶贫根,广开扶贫花,乐结扶贫果。 面对双联帮扶任务,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成立了工作站,在洮滨乡长期驻扎开展工作。“让钱袋子鼓起来,不仅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工作站同志的孜孜追求。我们必须把促农增收的文章做好,否则无法向农民兄弟交代。”工作站的负责同志说。 公司第一步开展了深入扎实的调研工作,走遍了联系村的山山水水。翻开工作站所做的调研报告,“瓶颈”制约是什么,致贫原因是哪些,发展潜力在哪里,群众干劲怎么样,村情、社情、民情都有详细的记录。根据掌握的情况,公司立足实际,确定“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着眼当前、重在实效、整体脱贫、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增强贫困村和特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制定了五年长期规划,一项项具体帮扶举措随即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 去年,公司投资200万元,成立了以中药材收购——加工——贸易为产业链的洮丰土特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也为进一步推进双联行动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建成洮丰土特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发展兰州佛慈制药股份公司终端用户的有利时机,按照种植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扩大中药材种植,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切实提高中药材种植的集中度和产业化水平。 尽管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洮滨乡的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仍比较落后。针对这一情况,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积极配合抓好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改造工程,以满足当地生产耕种需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经现场勘察,投入17万元资金先后完成了马旦沟村王昌梁社群众饮水工程、洛藏村7户村民饮水工程、常旗村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新堡村排洪沟修复工程等。同时,积极与牵头单位省交通厅取得联系,对新堡大桥进行了勘测、钻探、测绘工作。 针对当地大学生就业和村民外出务工难的问题,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想方设法挤出岗位招用当地未就业大学生和农民工,通过进家入户做好招工动员、实地参观消除思想顾虑、组织已招收农协工回乡现身说法,积极引导村民到企业助力发展,先后有15名大学生、20名农民工到集团就业。积极帮扶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常旗、上堡两村文化广场配置体育活动器材32套。同时,公司积极指导联系村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帮助指导村“两委”班子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了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通过坚持实施“六大帮扶工程”,群众切实受益,不断增强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窑街煤电集团公司还积极组织窑煤集团总医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方面的医疗专家到洮滨乡开展义诊活动,两年来共义诊573人次,一些重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疾病患者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现场指导帮助,乡卫生院医护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双联行动是造福群众的一件大好事,帮扶的同志给村里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民代表动情地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洮滨乡的山山水水、村村社社都将是一片富裕祥和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