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易生
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高尚的医德,深得病人及同事的赞誉,舟曲县的“尚大夫”已被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及武都、四川若尔盖等邻县病人及家属熟记。 尚义新在舟曲县医院从事眼科及耳鼻喉科临床工作。凭着对医疗事业执着的追求,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 近年来,他亲自先后开展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鼻内镜等尖端医疗技术,所有技术均填补了舟曲县人民医院的空白,提高了医院的声誉,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给患者带来了希望。每年完成眼科及五官科手术近200余例,接诊门诊病人4000多人次。 长期以来,由于受条件和技术限制,蝶窦开放手术患者先后需要住院三次,并接受三次手术才能完成治疗。2010年8月28日,在支农专家指导下,尚义新顶着手术中存在视神经及颈内动脉损伤的风险,利用鼻内镜技术,对一患者实施全州首例镜下蝶窦开放手术,获得成功。其后,利用鼻内镜连续成功开展鼻中隔偏曲合并鼻息肉和全组鼻窦炎等高难度手术35例,开展鼻中隔矫正术,鼻甲部分切除术,上颌窦窦口开放引流手术多例。以上手术的开展缩短了治疗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缓解了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医病先医心。”尚义新常常对年轻医生说。平时上门诊时,他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耐心分析。遇到有心理压力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教会患者多种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因此,许多患者看完病后经常会说,“不用吃药,跟尚主任聊几句天,就觉着病好多了。"善良的品质,强烈的同情心,尚义新一直关注着那些家庭贫困的病人。城关镇锁儿头村一位78岁的老大妈,患双目白内障近8年,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尚义新给患者申请办理了济困病房,并为患者进行了双目白内障摘除手术。大妈住院期间,尚义新还经常去探望,送来饭菜。老大妈病愈出院后,感激地说,尚大夫真是我的好“亲戚”…… 出身农家的尚义新,深知贫病交加的为难与窘境。他开处方尽量少而精,能不开的药尽量不开,能不住院的尽量不安排住院。碰到需要帮助的病人,他尽力为病人出主意、想办法,争取医院有关方面予以方便照顾。个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病人,为了病人早日康复,很舍得打点他,面对不少的“红包”,他婉言拒绝。有一次,病人千方百计藏下了“红包”,他就毫不犹豫的将钱交到病人的预交药费处,将收据送给病人。 近年来,尚义新积极参与医院党支部倡导的“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内容的“双培”活动,在专业技术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主动培养下级医师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有所突破。为了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尚义新经常组织全体门诊部年轻的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本院“天使杯”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县上有关单位组织举办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抢险救灾,他从不退缩。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近几年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尚义新总是冲锋在前,哪里需要就冲向那里,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尚义新紧随医疗急救组赶往灾害现场进行医疗急救,在武警战土铺设的临时木板路面上,与其他医疗救援队员一起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搜寻,对多名受伤群众进行了救治,并及时转送重伤群众,十多天夜以继日坚守在抢险救治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