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8月27日 >>01版:一版


舟曲:奏响扶贫攻坚最强音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8月2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包文文

  盛夏时节的舟曲县曲瓦乡头沟坝村,溪水欢歌,苗木葱郁,乡亲们忙碌着给苗木松土除草。村里种植的油松、云杉、落叶松等各种苗木有300余亩。为拓展销售渠道,乡上帮助村里开设了头沟坝村苗木专业合作社销售网,每年为村里增收200多万元。今年以来,舟曲县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重要抓手,结合灾后重建和双联工作,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重点提升优质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劳务经济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奏响了扶贫攻坚的时代凯歌。
精准扶贫 打牢基础
  舟曲山大沟深,人多地少,是甘南州最偏远的国扶重点县和特困片区县,全县农业人口12.28万人,贫困人口占3.49万,85%以上的村组地处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的高半山地区。在扶贫攻坚中,县委、县政府实行“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决”制,把扶贫攻坚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做到任务、时限、责任三落实。为做到精准扶贫,开展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县情调查摸底工作,多次派出骨干力量,分片深入19个乡镇,举行“1236”扶贫攻坚观摩督查活动,逐乡镇进村入点现场观摩督查并召开点评会,还为所有乡镇调配了扶贫工作站站长和扶贫专干。今年县财政预算投入扶贫攻坚资金2645万元,整合投入水电、农牧等9个部门的项目资金1.3亿元,全部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
项目托底 城乡统筹
  在偏远的曲告纳乡天干村,通村公路、人畜饮水、村道硬化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让群众出行方便了,让村子干净了,乡亲们的精气神儿也足了,很多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近年来,舟曲累计投入资金11.66亿元,新建县乡道路13条、通乡油路4条,实施26项行政村通畅工程,新建和维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8项,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4000户,易地搬迁864户,建设蔬菜大棚2300座,累计发放各类支农贷款5.05亿元,建成农村幼儿园13所,村卫生室198个,输转劳务7.7万人次,创收8.2亿元。今年计划实施第一批30项、118公里行政村通畅工程,对900户农村危旧房实施改造,对博峪乡阿路沟、武坪乡沙马、立节乡北山和阳阴山、曲告纳乡拉尕等5村的2024名贫困群众进行易地搬迁。
富民产业 集聚发力
  巴藏乡是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标准化蔬菜大棚内,瓜果飘香。乡农技站的工作人员正给陈军全讲解番瓜人工授粉的经验,西瓜、黄瓜等无公害蔬菜已陆续上市,农民有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舟曲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富民产业集聚发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围绕打造生态文明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区这一中心,先后在15个乡镇的61个贫困村新建林果业基地8380亩,培育苗木1000亩,栽植油橄榄760亩,完成各类药材种植2.8万亩。通过双联贷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和农户自筹资金,目前共养殖土鸡20多万只、生猪7.1万头、土蜂7800箱;2300座蔬菜大棚提质增效全面启动;腊肉、山野菜、花椒、小杂粮、中藏药材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收购网点全部建成。依托舟曲灾后重建成果游、地质灾害纪念游、爱国主义教育游等特色亮点旅游,扶持发展“农、林、藏家乐”、旅游小村镇和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助推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实现旅游收入6400万元。
金融支持 增强后劲
  农民想发展,口袋没有钱,这是制约农牧村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多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各类贷款集中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倾斜,县上计划筹集贴息资金1150万元,年内向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7亿元;筹集双联贷款基金2300万元,计划发放双联农户贷款2亿元以上,县信用社、农行年内计划发放各类支农贷款5.6亿元,强力支持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该县还把农民技术培训作为扶贫攻坚的又一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各类培训7689人次,其中劳务技能培训1571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118人次,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提高增收本领,拓宽致富门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舟曲县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生产经管理念,掌握致富技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舟曲人民一定会取得扶贫攻坚的新胜利,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