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9月01日 >>03版:三版


酥油蛋蛋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9月0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酥油蛋蛋,在我们安多藏区叫做“玛尔洛”。牧民人家在打出新酥油时,常常攥个小蛋蛋做犒劳,让孩子肥肥地拌一碗糌粑。吃酥油蛋蛋,不仅是牧区儿童的共同喜好,甚至在生活紧巴的年代是一种幸事。尽管岁月的流逝使人忘却了儿时许多有趣的往事,然而,吃酥油蛋蛋至今久驻在我美好的记忆之中。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正好赶上剪羊毛的大忙季节。我在帐圈路边下了车,剪毛的人们赶紧上了栅栏门,纷纷迎上前来。我同大家握手问好,这时,我大哥说:“你坐了一天车,饿了吧,快回家吃一点。"
  一进门刚刚坐定,嫂子就端给我一碗浓香的奶茶,然后便回头走到帐篷的左角。剪毛的人都进来问寒问暖,帐圈的孩子们在帐篷檐下探进小脑袋新奇地望着我。我忽然想起忘了给孩子们礼物,随即按家乡的规矩给他们散了几把糖。不一会儿,孩子们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大人们还津津有味地和我说南论北。太阳快要落山了,看着大家那自在的样子,我倒着急起来了:“你们不是一绳羊都没有剪完吗?”大哥说:“噢,你怕我们剪不完?咱们这帐圈,按你们干部的话说,叫做协作组,前年就实现了剪毛机械化。一绳羊只用一小时就能剪完,比过去节省了许多的劳动量,不信跟我们去看看。”
  我跟着大伙儿出来时,让嫂子叫住了。走过去一看,她钻到帐篷的角落里,原来是在给我打新酥油。她打开奶油分离机的盖,一边攥酥油蛋蛋,一边说:“妈在世时常给我说,你小时候爱吃酥油蛋蛋。这些年,别的我都忘了,可把这件事一直记在心上。好在这个机器比从前省事多了,一会儿功夫就能打出新酥油。”是被嫂子的贤惠所感动,还是对母亲、对孩提生活的怀念,顿时,我的心直往下沉。
  说来,我是三个弟兄中排行最小的。小时候,因为爸爸有“帽子”,经常被队里派义务工,两个哥哥白天不是跟爸爸出牧,就是去顶工。当时,有人“戴帽”的家庭中,连大点声谈笑都有可能招来不愉快的事。我整天在家附近的小溪边或草滩上,独自同各种小虫或蝴蝶嬉戏取乐。夏天赛金花盛开的时候,妈妈一天打一次酥油,足要多半天时间。下午,我满身泥巴地回到家来,第一件事便是先扒到水桶口往里看,盼只盼能在水面上飘着三个大小不等的野鸭蛋似的酥油蛋蛋。妈妈打着我身上的土总是说:“你以后不快些长身子,永远吃不上大的。”我真的信了,不知多少次偷偷地跟二哥比,可一直比他低一截。我为了这事曾有过苦恼,就和当时家中常发生的痛苦事情一样。不过在另一件事上,我还是胜利者。到夏天的挤奶旺季,妈妈每天午夜就摸黑起来挤早奶,挤完早奶后只眠一会儿又起来煮奶子,为白天打酥油作准备。煮了奶的锅底可好吃啦,妈妈每次都用食指划上两道印,随后,过来叫醒我。我乘哥哥们沉睡之机跑去吃奶锅底的中间部分。因为,中间沾的奶底子厚,还可以把两边淌下来的奶水都喝上。不必说,只要不越过妈所划的界限,两个哥哥是无权挑剔的。
  天还没黑,大哥他们已把一群羊连剪毛带打捆都干完了。嫂子搬来简易轧面机开始轧面,听见哥回来了。又放下手里活立即舀一勺清水到门口倒给他们洗手。看到他俩有说有笑,不禁使我感到,只在几年中家庭已变得欢乐。
  叮呤……一阵急促的闹钟铃响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帐篷里点亮了煤油灯,嫂子已出去挤早奶。东方渐渐吐出鱼肚白,鸟啼声越来越欢。我一反草原牧民的常规,按机关干部的习惯,起铺后走出帐篷伸腰阔胸,吸收草原上特有的新鲜空气。举目所及,一抹青山,宽阔的草原像一块刚铺展的新地毯。赛金花、苏鲁花、野菊花,还有那出牧走远的牛羊和弯弯曲曲的小河像地毯上斑驳的图案。我看着“地毯”上的主人们都忙碌起来了,听着剪毛机的马达已发出试机的断续声响。
  随着“叔叔,叔叔’的叫声,我回头一看,是大哥刚满六岁的男孩儿来叫我回去吃饭。我拉着小侄儿的手往帐篷走,边走边看,自言自语地说:“过去这帐圈的早晨,妇女都像啄木鸟似的在各家门口打酥油,现在怎么一个也不见?”小侄儿回答得特别快:“现在没有在大桶里打酥油的了。”小侄儿的话,使我想起来了,原来是被奶油分离机取代了。回到家,嫂子已准备好早餐,有刚从机子里打出的酥油、奶茶,有酸奶,还有油炸馍,我看着碗里的酥油蛋蛋打趣地说:“这机子里打出的酥油蛋蛋,比我小时候吃的既好看又好闻,只是没有锅底吃。”大哥笑着说:“这河水般的奶子还不够你喝?”嫂子在三角灶的左边没有听见我们的话,只是认真地把擦好的机器装进木箱,又连木箱装进专门缝制的毡套,然后放到灶后牛粪槽里。
  当我吃着酥油蛋蛋拌糌粑的时候,只见小侄儿在用油炸馍蘸奶茶。我说了一声:“吃酥油蛋蛋多香呀!”小侄儿说:“叔叔吃吧!我天天吃,我们帐圈里的小朋友都是天天吃呢。”听了小孩子甜润的话,帐篷里久久没有声音。我抬头看看,突然见到大哥布满笑纹的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小侄儿疑惑地问:“你们怎么了?"
  我笑了,大哥哈哈地笑了,嫂子也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摘自《格桑花》)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