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梅
暖棚里牛羊满圈,田野里当归飘香,旅游景区牧歌悠扬……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着力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特色畜产品加工龙头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现代特色畜牧业强势发展 “这只种盘羊是去年底引进的,已经长到了100公斤,能卖10万元左右。”玛曲县欧拉乡秀合隆盘羊育肥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尕尔藏才让说。 走进合作社,80平方米的暖棚依次排列,成了草原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尕尔藏才让不仅把传统的放牧方式改成了舍饲圈养,还改良了藏羊品种。他经过认真考察后从青海引进种羊,实现了欧拉羊和野盘羊的杂交育繁。 “科学养殖才能有出路。”尕尔藏才让的父亲交巴今年63岁,当地畜牧业从游牧到圈养、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巨大变化让这位老牧民感慨万分。 近年来,甘南州积极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战略,坚持走科技兴牧、产业兴牧、生态兴牧的发展道路,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甘南州的畜牧存栏总量在500万头(只)左右,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已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也是全州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对农牧民增收贡献大的支柱产业。 甘南州在认真总结分析“一特四化”等产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制定了“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牦牛、犏牛、藏羊繁育,奶牛养殖、牦牛藏羊育肥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草业饲料基地、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和农牧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配套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打造国家级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奠定基础。 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合作5县市主要发展牦牛、藏羊繁育产业,基本目标是繁育产业带能繁育母畜比例达到58%,存栏适龄母畜118万头(只)以上,出栏85万头(只)左右;碌曲、夏河、合作、卓尼、迭部、临潭6县市积极发展犏雌牛养殖,基本目标是存栏犏雌牛18万头以上,为乳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充足奶源。卓尼、迭部、临潭3县着重抓反季节短期育肥,缓解肉食品加工企业原料短缺问题。此外,各县市还突出抓牦牛全产业链开发,为着力打造“甘南牦牛”这一高原特色生态品牌开好局、起好步。 高原特色种植业提质增效 走在临潭县乡野田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药香,当归、大黄、黄芪等各种长势正好的中药材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 位于店子乡业仁村的临潭县西正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烘干车间里当归飘香。负责药材加工的负责人朱子龙告诉记者,过些日子杀菌机和真空包装机到位后,就可以构成完整的生产线。 “以前没有机器,药材只能晒干后出售,卖不上好价钱。”朱子龙说,除了加工本乡本村的药材外,他们还收购洮滨乡、王旗乡和流顺乡的药材进行加工。 目前,业仁村120户村民几乎家家种中药材,今年种植面积增加了2倍左右,仅当归就有800多亩。在药材采收期,加工厂还可以带动100多名本地劳动力增收。 为积极促进高原特色种植业提质增效,甘南州积极调整优化特色农作物种植结构,采取立体布局和区域布局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优势产业向产业区集中。临潭、卓尼、舟曲3县争当产业大县,成为当归、党参、黄芪等优质大宗药材的主产区。 甘南州还在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夏河5县推广杂交油菜8万亩,在合作、夏河、碌曲、卓尼、临潭5县市积极种植高原优质高产青稞,在舟曲、迭部、卓尼、夏河等适生区推进以经济林果、种苗生产、林下种植养殖和山野珍品开发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 甘南州在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上下工夫,扎实推进药材育种、蔬菜专业化育苗、杂交油菜制种、青稞良种繁育等种业发展。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重点技术覆盖面。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使特色种植业成为农牧民重要的增收渠道。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