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奇才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种庄稼了,就是种庄稼的也没有几年以前的那个心劲了,地是种了,算是给家里老人的一个交待和安慰吧。您看,山上的地都不好好长庄稼了,可惜了。”年近七旬的老人敏尔沙指着山梁上荒草摇曳的大片土地,叹息着。 敏尔沙是临潭县长川乡敏家咀村的一位老读书人。看事做事比较理性豁达,但实际生活中也有他的苦恼。 老人说起种地的事,一脸迷茫。他说,当年人们对土地是非常重视的,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过去老人们对土地的那种眷恋了。出门打工挣钱是比种地实惠。但这几年,在种植业方面政府引导群众做了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让很多农民在土地上有了一些大的收入,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有些群众还是没有在土地上得到实惠,生活质量提高不多。 现在,在很多村子里,年轻人见得很少,只能看见忙碌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们。因为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出门是件好事,但年轻人不在身边,比如农忙的时候,老人们既要忙农活、做家务、喂牲口,还要照顾和管护孙儿孙女的生活和学习,使老人身心较憔悴。虽说现在有了“一折统”,有了养老金,有了医疗保险,老人们花点小钱不用愁,看病就医不用愁,但真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还是渴望有个亲人在身边服侍上几天,放放心心地躺上几天,养养身心。为了生计,很多老人病了只是到医院或医疗点取点药,不敢住院治疗,也不敢跟出门在外的孩子们说一声,怕影响孩子们打工挣钱。 老人本应得到关爱、安享晚年,但住在农村里的留守老人仍在劳心劳力、得不到看顾,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