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09月16日 >>01版:一版

干部来了 村容变了 增收快了
卓尼双联行动解了百姓难肠事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09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者 平措 苏琳喜 何龙 杨晓飞

  最偏远的乡村,有单位联系;最贫困的农牧户,有干部帮扶;农牧民的难肠事,有单位和干部帮助出点子、找方子。
  来到卓尼县的乡镇村落、田间地头,记者与乡亲们拉话话、聊家常,听的最多的还是双联行动带来的实惠。农家书屋、村卫生室、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人居环境、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村村通”入户……今年,卓尼县把双联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力保障,各级双联干部俯下身子听民声,真情实意解民忧,为鼓起农牧民的钱袋子出点子、找路子,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赞誉。
干部来了
  扎古录镇塔乍吊桥的维修完工,实现了村民多年来的愿望,解决了洮河两岸村民的农耕、孩子读书等问题。纳浪乡西泥沟土桥村道路硬化、西泥沟6.8公里乡村道路完工,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这些都是双联单位和干部为群众办的实事。
  双联惠农政策给奤盖村村民包永安带来了实惠。今年他家的两棚草莓上市,先不说收入有多少,光是看着温室里又红又大的新鲜草莓,包永安别提多高兴了。
  在包永安眼里,双联干部就是自家亲戚。能下定决心建大棚,多亏他们一直做工作。
  为了如期甩掉贫穷的“帽子”,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卓尼县制定出台了《2014年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实施方案》、《2014年涉农培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等。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村人居环境改善,引导群众改进生活方式,整体改善村容村貌,树立文明新风。各级双联单位和干部带着真情实意,奔赴一个个扶贫村,走进一家家贫困户,同村干部、村民一起务耕作、拉家常、谈生计、谋发展,给贫困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据统计,省州县乡四级双联单位和干部为卓尼县群众帮办实事好事4000余件,宣传政策1000多场(次),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723户1.037亿元,妇女小额贷款192户960万元。
村容变了
  走进卓尼县省级新农村试点村纳浪乡羊化村,笔直的水泥路,整齐的房屋,恬静的农家院落,大杨树下休闲乘凉的大爷大妈……像这样画卷般的村庄已遍布卓尼大地,有的还配套了便民服务站、老人幸福院、幼儿园小学一体化学校、卫生所、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五年前,卓尼县部分偏远村庄水、电、路不通,农牧民生产生活不便。在双联单位和干部的帮扶下,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路通了,大车小车都能开进村了;电通了,家家户户都能看上电视了,有些农户还添置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热水器等家电。
  种植户李月英见证了羊化村的变化。“两年前,卖菜要挑到河对岸,要是雨天河水上涨,菜只能烂在家里。如今,走路脚上不沾泥,过河有了水泥桥,大车直接到菜棚,上班就在家门前。”两年多来,双联干部带来项目和资金,带来信息和技术,船城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