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承鼎
宋朝时,甘肃省成县有一位团练使(即负责一方“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名叫张锐。他的医技相当高明,经常免费给自己的部下和附近的百姓治病。到了退休之后,他回到老家河南郑州长住。市民知道他医术高明,请他看病的人特别多。 一次,刑部尚书慕容彦逢的母亲患了重病,因仰慕张锐的名声,便派人到郑州请张锐替母亲治病。可是,待张锐赶到,其母已死多时。张锐坚持要看看死者,尚书摆手说:“人既已死,不必劳驾。凡你往返路费、诊金等,我会一应照付。”张锐一听,明白了尚书的用意。忙说:“伤寒病人有死后一昼夜复活的特殊状况。既然我来了,您为何不让我看看呢?也许她还有救呢!”尚书不耐烦了,挥挥手说:“你不要再说了,人死了有什么好看的?管家,给张先生双倍的诊金。”张锐制止道:“大人,您放心,我只是想见见令堂,决不会以此多要您的诊金。”尚书见对方极有诚意,只好依他。 张锐走近棺木,撩开死者的面纱,仔细观察,只见“死者”面色赤红。于是,张锐断言道:“以我的论断,令堂只是因为汗闭不出而导致暂时的昏厥,其实并没有真死。依我看,也许有救。”尚书听了,半信半疑,只好任他治疗。张锐利索地取出备用的中草药,让人煎好,再给病人慢慢灌服。然后,他对尚书说:“请您派人轮流照看,不离左右。到了下半夜时,病人会肠胃大鸣,若是拉出了大便,即可复活。”安排完毕,张锐就回客房休息去了。到了下半夜,病人果然肠胃发出响声,排出许多腥臭大便,人也很快清醒过来了。 第二天一早,尚书亲自带了厚礼,来到张锐客房致谢。不料,张锐已经早早起程,回老家郑州去了,只留下一张药方。尚书捧着药方,感慨万千地说:“张大夫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为人正直。是我错怪了他,真让我心中有愧啊!”尚书按照张锐的药方治疗,其母亲很快就完全康复了。 张锐到了晚年,著有《鸡峰普济方》30卷,一直流传至今。
微眼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