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11月05日 >>01版:一版


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11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

  困扰我州党委政府多年的“尼江”问题得以化解,这是州委、州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尼江”问题的化解,关系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我州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牧区草山纠纷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州在历届党委政府工作的基础上,把群众工作作为解决“尼江”草山纠纷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本途径,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农牧村发展现状,以最大的决心和毅力扎实工作。最终,尼巴和江车两村群众冰释前嫌,消除积怨,实现和谐共处。
  “尼江”问题的化解证明:求真务实,才能取信于民。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群众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不能密切干群关系。在解决“尼江”问题中,全州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为民务实的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甘南州“尼江”工作组组长、州委副书记俞成辉先后深入两村调研慰问30多次,形成了对“尼江”问题“源头在草山、根子在杀戮、桎梏在裁决、祸端在枉法、问题在认识、关键在方法、本质在民心、核心在发展”的基本判断。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党群信任的不断增进、干群关系的不断改善、各项举措的不断落实,掌握了工作主动权、牵住了“尼江”问题的“牛鼻子”。通过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读懂群众,找到了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所在;深入群众抓落实,带着群众抓落实,在群众中学到了方法、听到了意见、发现了问题。“尼江”问题的解决告诉我们,在甘南这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相互交织,更需要我们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在调查研究中抓好发展,在服务群众中化解矛盾,在为民解忧中争取人心,融洽各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尼江”问题的化解证明: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凝聚民心、形成合力,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尼江”两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矛盾纠纷使得两村错失发展黄金期。化解纠纷,迫在眉睫。工作中,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充分发动各族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强化责任,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做起,积极主动为群众破难题、解难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走进牧村、深入群众、帮贫助困,广泛了解群众疾苦,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真正把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使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推动我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工作中来,有效夯实了工作基础,使得矛盾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尼江”问题的化解证明:政之所行,在顺民心。多年来,解决“尼江”纠纷一直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难事,化解积怨的梦想也在两村农牧民心里萦绕。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得以改善,全州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州委、州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把彻底解决“尼江”问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为群众解除近虑远忧,使农牧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解决问题中,牢牢抓住两村“因贫生乱”这一主要矛盾,紧紧盯住群众“盼稳思定”这一客观现实,始终坚持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疏导情绪、化解积怨、建立信任、落实政策、启动项目”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不良情绪在手拉手的对接中逐步理顺、历史积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步化解、干群关系在心连心的沟通中逐步改善、党群信任在实打实的工作中逐步建立”。各级党委、政府明确只有矛盾纠纷解决了,农牧民幸福感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劲头足了,经济发展才会有持久动力,社会进步才会有牢固基础的思路,充分了解群众缺什么、少什么、愁什么、盼什么,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在群众所需之时、所盼之处,顺民心、合民意,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尼江”问题的化解证明:群众工作法行之有效。当前,甘南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而这归根到底要靠情与情的融合、心与心的沟通。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才能解决60年草场纠纷这个老大难问题。在化解“尼江”问题中,我州各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接地气,与群众心相连,体察群众甘苦,收获民情民意,化解群众难题。工作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联系群众的方式介入尼江问题、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分析尼江问题、用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尼江群众、用加快发展的手段推动尼江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尊重群众感情,以真情感化人为切入点,把自己与村民放在同等地位,戒掉官腔,放下架子,放低姿态,摆正位置,用“朋友式面对面、平等式手拉手、协商式膝碰膝、亲人式心贴心”的办法,听群众拉家常、说苦衷,向群众掏心窝、递真情,认真聆听群众心头之怨、心中之苦、心底之气,真正通过与群众真交心、交真心,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真诚细致的群众工作方法,加上深入调查研究采取的科学措施,终于得到了两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群众信任。
  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我们坚信,甘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完全有能力、有力量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藏区工作的指导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群众路线,汲取经验智慧,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不懈奋斗。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