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11月12日 >>02版:二版

为了让山里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近年来,临潭县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努力走出一条从“治穷病”到“拔穷根”的路子。
迁出来的新生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11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成芳

  “以前住的房子是土坯房,在山上,下雨天路滑,孩子上学路远;山上无水源,吃不上水,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山下拉水;就医也不方便,要是病了,要到镇里卫生院去看。易地搬迁项目实施后,我们举家搬下山来,砖混结构的房子,打了地悬梁和顶悬梁,放了钢筋,装了暖廊,宽敞明亮又牢固,住着很放心,很温暖。村巷道硬化了,有太阳能路灯、篮球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自来水拉进了院子里,看病、上学很方便。”冶力关镇后山村东湾社村民侯学忠说。
  为了让山里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近年来,临潭县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努力走出一条从“治穷病”到“拔穷根”的路子。
  为了保证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明确各相关成员单位的目标任务、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管理办法》,实行法人责任制、四方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监理制等。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安置点的选择、布局,搬迁住宅风格、风貌等方面,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建设方案;项目建设中,结合村级组织建设,抓好“四议两公开”制度建设,对项目建设的规模、内容、投资等,在不违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情况下让群众定;项目建成后,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刷写永久性标语。
  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督促各项目点按期竣工,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督查工程质量、进度等;对易地搬迁基础设施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不足、无投资来源的和后续产业扶持项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力量整合项目、资金,使每个安置点建成后,都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有后续产业支撑,切实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之前我的房子又旧又破,房子上有个大洞,都快塌了,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冬天风直往家里灌。现在我搬进了新房,盘了暖炕,装了暖廊。”73岁无人赡养的冶力关镇后山村后山社村民潘桂女住在漂亮的新房里,心里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
  2013年,州上安排临潭县以工代赈项目7个,总投资555万元,水利项目3个,交通项目4个。至目前,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
  2014年,州上安排以工代赈项目7项,总投资649万元,水利项目5个,交通项目2个。至目前,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
  2013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涉及搬迁3个乡镇4个村6个社,共搬迁260户1574人。其中古战乡九日卡村九日卡川地安置点安置76户464人,冶力关镇池沟村下庄安置点安置119户736人,羊沙乡甘沟村七社川地安置点安置65户384人。项目批复总投资2741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944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15万元,整合农村危旧房资金273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371万元,县市配套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4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人饮、道路、农电线路、产业开发、住宅建设和人员培训、安置区绿化、生态恢复等建设项目。
  2013年,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涉及搬迁2个乡镇2个村3个社,共搬迁174户983人,其中古战乡新庄子安置点安置85户502人,八角乡庙滩安置点安置89户481人。项目批复总投资1947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59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97万元,整合农村危旧房资金183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159.6万元,县市配套资金9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882万元。
  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涉及搬迁3个乡镇3个村4个社,共搬迁217户1275人。其中古战乡九日卡村巴舍社湾地安置点安置45户270人、新城镇后池村贾家山社上川地安置点安置69户421人、新城镇后池村李家山社下川地安置点安置71户420人、冶力关镇高庄村瓦屋山新社安置点安置32户164人。项目批复总投资3119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020万元,整合农村危旧房资金250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842万元,县市配套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749万元。
  临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国文说:“县委、县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改善民生、扶贫攻坚的一件大事来抓,遵循‘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基本原则,从项目的谋划、争取、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带动了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