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4年11月12日 >>03版:三版


默多克的长寿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4年11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风吹乌纱帽,露滴紫绮裘。白云入我望,逸兴何悠悠。”提到乌纱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吃皇粮的官员。乌纱帽等同于官职,怕丢了乌纱帽就是怕被撤职。不过,正如明黄色开始不是皇帝独享一样,乌纱帽起初并不是官员特有官服,而是起源于民间。
  老百姓戴纱帽就像披蓑衣一样,除了美观外主要是物有实用,民间戴纱帽主要是为了挡风、遮阳。纱帽戴的最多的不是乌色而是白色,是用藤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是升级版的斗笠。
  东晋成帝时,在京城宫中做事的人,喜欢戴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因为这些人接近天子,与权利挨得很近,常常仗势欺人,卡拿揩要。所以慢慢地,老百姓一见到戴乌纱帽的人便会喊“死当差的”。此时,戴乌纱帽的人并不是正式官员,到了隋朝,文官开始佩戴乌纱帽,以乌纱帽上的纹饰区分官职大小、地位尊卑。到了北宋时期,乌纱帽两边多出两个“翅膀”。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下面的百官交头接耳,弄出两个翅膀来,谁扭身子晃脑袋,两个翅膀就到处乱颤。在普通人眼里,那两个翅膀很好看,翅膀代表飞翔与自由,“让我飞得更高”可不是百官的想法。在赵匡胤眼里,那两个翅膀就是马脖子上的铃铛,一走就叮当乱响,提醒“主人”要注意其行踪。
  乌纱帽正式成为官服的一种始于明朝,当时明文规定官员上朝要戴乌纱帽。可惜的是老朱家的后人不争气,一茬不如不一茬,明思宗朱由检吊死在煤山歪脖树上,乌纱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酷似斗笠的满清花翎圆帽。

  美国亿万富豪大卫·默多克的妻子34岁时患了卵巢癌,尽管他重金请来全世界最好的医疗团队,也没能挽救妻子的性命。
  痛失爱侣的默多克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疯了一样查阅各种资料,想找到让妻子过早离开人世的罪魁祸首。很多书里提到,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时间是健康杀手。往事电影般在默多克脑海里回放:为了等他一起用餐,妻子常常饿过了饭点;他喜欢大鱼大肉,夫妻俩常年以荤菜为主,很少吃蔬菜……
  原来,是他的坏习惯连累了妻子。默多克暗暗发誓,一定制定出一套正确的作息时间、一份健康的食谱,不再让更多的人重蹈妻子的复辙。
  他成立了“多乐”公司,专门从事新鲜蔬菜水果批发,并雇来大量营养学家,对每种饮食搭配和营养成分进行测试。还派出十几个专业团队,到全球各个著名的长寿之乡实地考察,探寻当地老人饮食及作息习惯。
  两年后,一份详细的长寿报告摆在默多克面前:早睡早起,给身体足够的修养和排毒空间;大量食用蔬菜水果,严格控制红肉、禽类、酒精、糖和盐的摄入量。
  捧着这份得之不易的报告,默多克激动得热泪盈眶,要是早一点得到这些资料,爱妻就不会年纪轻轻离开人世。
  默多克决定大力推广这份长寿食谱,他投资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印制免费发放的科普杂志,但是,收效甚微,根本没有人相信靠一份食谱能延长寿命。
  最后,默多克决定拿自己当活“标本”,如果他靠着这份食谱活到100岁,一定没有人再怀疑它的功效。
  此后的日子,默多克严格按照长寿食谱制定一日三餐,坚持每天跑步。对于花样繁多的应酬,也是能推就推,实在推不过去,也是滴酒不沾只喝果汁。不管多么重要的应酬,晚上十点,他一定会告辞回家休息,谁也挽留不住。很多人无法理解,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倔老头”。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蔬果长寿理念,默多克经常主动邀请媒体朋友共进晚餐,等人家吃饱喝足了,他就拿出一份身体检查报告显摆:“我87岁了,血压、血管和肌肉状况非常好,都不记得上次进医院是什么时候。”
  这个抠门的老头儿,为了推广自己的长寿理念,居然舍得一掷千金,又是做广告又是破费请吃饭,而效果很让人满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仿效他,经常锻炼,常吃蔬菜水果。
  2011年,88岁的默多克又进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检查结果连医生都大跌眼镜,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健康状况堪称完美,跑个马拉松都没问题。看来,活100岁是个很容易实现的目标,默多克决定挑战125岁高峰,如果成功,就会有更多的人相信他的长寿食谱。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