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卓尼讯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卓尼转变工作方式,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明确职责任务,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整合资源,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为突破口,先后健全信访、维稳、综治、司法等工作机构,完善村级、企事业单位调解维稳网络,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按照全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包村领导及干部在区域内包排查、包调解、包稳定。全面落实党政成员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等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的问责机制。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信访稳定专题会议,开展督促检查指导,全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要求党员对群众做到“重大节日必访,重大疾病必访,重大家庭矛盾必访”三必访和“红白喜事必到、处理矛盾纠纷必到、发生突发事件必到”三必到,形成党政主导、主体多元、方式灵活、协调顺畅的信访维稳协商和处理机制。 突出排查化解,全力推动维稳落实。坚持信访维稳工作关口前移,把工作重点放在下访排查上,注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化解处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建立下访排查纠纷预防机制,抓好源头治理。通过开展党员干部联户、维稳干部下访工作,定期汇集社情民意、分析研究措施,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有针对性地抓好工作突破,及时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和教育,努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去年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3件,调处165件,调处率95.4%;接访各类矛盾76件,处理解决75件。 着眼工作大局,营造稳定和谐环境。坚持把科学决策、科学发展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纠纷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前提,以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扎实有效开展尼江两村群众工作,尼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进行专题报道,省委书记王三运深入两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召集两村群众召开座谈会,切实提升两村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为维护该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成立尼江工作前方办公室,配合省州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尼江两村各类项目前期工作。30个省州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两村入户调查,及时掌握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省州联合对事关两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展前期调研工作,编制发展规划。目前,江可河至迭部、卓尼至碌曲两条二级公路已开展前期工作。初步梳理了以尼江两村为重点,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系列扶持项目,为两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民族宗教工作向纵深推进,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面落实僧侣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政策,及时发放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助和寺管会报酬,加强寺庙社会管理和依法管理力度,寺庙自身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2014年受理行政案件129起,查处调解106起,查处率82.2%;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488起。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王芝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