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5年02月25日 >>03版:三版


画地为牢,却又踱步向前
——品评扎西才让诗选《七扇门》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2月2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刘丹

  诗人首先应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人的内心体验都围绕着两层关系展开——信仰与寻找。我们画地为牢,却又处处寻找出口,像里尔克笔下的豹子的形象,在寂寞的思考中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迷惘。在扎西才让的诗歌中,处处都有着这样的豹子的影子。他曾提到的“人身而豹面”,描绘出了他的存在状态真实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所以,读完《七扇门》这本诗集,我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雨露与阳光,孕育了这样一种对生命与内心无限探索的精神?女神绿度母、诗神央金玛和美丽的格桑花,如何造就了这“画地为牢”的突破与鸣响?
  《七扇门》里,扎西才让首先凸显的是他的甘南情怀:“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有人从远方揣着怀念回来/有人在道路截住九月/卸下骨灰和泪水”,“我不想两手空空地面对甘南桑科/像个哑巴,在怅望中说不出一句话”,“是什么隐在我的眼里越来越深?/是什么封住我的嘴唇拒绝哽咽?/你:赤身裸体的甘南,贫穷的甘南”,“我们甘南,说是在我身旁,而我感觉它远在天边。”诗人所描写的甘南已经落满了岁月的痕迹,青稞梦、高原上的阳光、格桑盛开的村庄、蓝天绿意的草原,无需多言便透露出洁净、美丽的一派祥和之光。我也许读上千百遍也无法比拟诗人对故乡的款款深情,却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出幽幽的慨叹。这是一种复杂而又无奈的心境,诗人不忍把甘南的美放在身边,好像离得越近越容易失去,倒不如把它摆在如天堂的位置,让人们尽情想象它的美好。这种心结积在心头,便自然地结成了边缘人、孤寂者和伤心人的心灵体验。
  在前三扇门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把自己的心沉在最底层的真实的诗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一轮月晕下,山河渐渐沉睡,这时诗人感到自己的寂寞终有了归宿。也许就是在这“生死寂寂,往事如烟”的人生轮回中,我们才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抑或是感动的瞬间。所以,诗人画地为牢地解释了自己寂寥的心境后,才带领我们推开爱情、亲情、生命等弥足珍贵的人事之门。
  爱情的珍贵之处在于,有时它真的很短暂,来不及回眸,便已落英满怀,所以如果爱情来临,我们便要好好的对待,诗人也在提醒我们这将是多么甜蜜的一段回忆,“但我经历了啊/那美好的瞬间:在剧烈心跳中握住纤纤玉手/红润的嘴唇也轻轻颤抖……”,爱情这杯愈久愈醇的美酒才能让诗人终于有了释然的一笑:“终于有那倾城的一笑,消淡了我的忧郁与不安”。
  接下来更为不能割舍的便是亲情,一种埋藏在根里的深情。母亲的爱如春风一样可以轻轻地抚慰我们每一处的忧伤与孤寂,而父亲的爱则如“一枚松脂包裹着的钻石”。即使他们的生活中时时有争吵,也能在彼此的心中诉说最真挚的今生相伴。所以诗人在世事变化的今天,仍能把自己的根寄托在双亲泪中,“下辈子,我想成为草木/不多愁善感/也不四处奔波/只是深深地把根扎在土里”。
  生命的流逝也如爱情与亲情一样,有时还来不及品味,便已飘向远方。时间的力量,让我们在明明白白的知晓中,亲历自己的衰老。所以,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的选择,是选择无力的面对这终成空的虚无还是选择孕育新的希望,这是生命的最终质问。
  诗人在推开最后一扇门的同时,也做出了他的回答:今生事,让人沉醉,让人悔恨,让人不忍离开。对于今生事,“我”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草籽,草籽/一半想孕育生命/一半如我,死守着内心的秘密”。无数人在追问生命的意义,认为只有一个我活着的理由才能更好的活着,不然我们就只能在“我是谁,谁是我”的怪圈中虚度光阴。
  一扇门又一扇门地推开,诗人在故乡、亲情、爱情、生命之间不停地穿梭,但始终离不开那个心灵的话题。真实而深邃的心声是在每一处忧伤与孤寂中慢慢累积成的,也许把自己囿于最深处,才能在心底迸发出最有力的呐喊,这呐喊是诗人踱步向前所做的思考。我在品评这部诗集的时候倒也觉得,画地为牢,深刻感知在这大千世界中渺小的自己,也是一种救赎的方式。
  诗人用七扇门之旅发出了内心最诚挚的呐喊:画地为牢,认清自己,然后只需为了我们今生那些不被忘却的纪念,踱步向前。也许到这里,长途跋涉在人生道路上的紧张的豹子,才能在静寂中慢慢睡去,山冈上那轮静静地满月,才能见证生命中一次次无暇的美丽。

  真实而深邃的心声是在每一处忧伤与孤寂中慢慢累积成的,也许把自己囿于最深处,才能在心底迸发出最有力的呐喊,这呐喊是诗人踱步向前所做的思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