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01版:一版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我州转型跨越的必由之路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3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

  聚力谋发展,融合促跨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我州高瞻远瞩,立足实际作出的事关长远的战略部署,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三产首位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州90%的面积是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有着诸多制约。但是我州旅游资源丰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符合我州实际,符合中央和省上的政策导向,是我州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最佳着力点。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作用在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品质管理。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战略思维,研究谋划甘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凸显特色品牌,引导文化旅游业高层次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突出保护原生态,开发新业态,打造新精品,走生态型发展、整体型发展、内涵型发展、开放型发展、惠民型发展的新路子,形成规模效应、集约效应、乘数效应,发挥文化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辐射带动作用。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要高水平、高起点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和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文化与信息、物流、建筑、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产业主体,扩大产业增量。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品牌,聚集形成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园区和集群。不断强化项目支撑、金融支持、财税扶持、土地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商业模式、运营方式,通过市场将文化旅游的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充分挖掘出来,力促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坚持科学化布局、差异化推进。要以“区域合作、协调推进、扶强扶优”为原则,加快建设香巴拉文化旅游产业带、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业带、草原峡谷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全力打造白龙江流域风情线、洮河流域风情线、大夏河流域风情线、黄河流域风情线。要根据各县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各自的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要立足区域特征,突出个性特点,避免同质化竞争。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制约着我州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取得重大突破,争取尽快建立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成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机制健全,保障体制灵活有效。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必须依托当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这既需要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人,也需要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才能将传承、研究、开发和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要大力培养本土的民族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参与到文化旅游建设事业中来,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加大有效的宣传营销力度。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营销。要积极开发旅游客源市场新领域,进一步扩大旅游宣传面,强化对外宣传推介,举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改版提升各种文化旅游宣传资料,运用新媒体开展网络营销,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前行的方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打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攻坚战,我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