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兼铭 高向东 赵东晓
驻甘南武警某部装甲车连创建于1947年9月,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79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队”荣誉称号。先后荣获“‘硬骨头六连’式连队”、“‘学雷锋树新风’先进单位”、“‘雷锋号’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称号。17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13年被武警部队授予“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模范连”荣誉称号。 连队一本1963年版《雷锋的故事》2次亮相军博,传了20多任团支部书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装甲车连用雷锋精神建连育人矢志不渝 在武警某部装甲车连学雷锋展馆,一本1963年首次出版发行、传承了52年之久的《雷锋的故事》每每让参观者驻足。 这本纸张发黄、磨出毛边的书籍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团支部书记陆邦贵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连队就开始了学雷锋的漫长历程。这本首版《雷锋的故事》,是1963年团支部书记刘体成传下来的。七十年代,连队精心保存的这本《雷锋的故事》两次被“特邀”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博物馆展出。 连队志愿兵王学生在这本书的启迪下,奋发有为,自觉实践雷锋精神,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边陲儿女”银质奖章,临转业时手捧《雷锋的故事》一书照相留念。在这本书的激励下,连队216名官兵成为“学雷锋标兵”,19名个人被授予“雷锋式的好干部(战士)”称号,270多人成为训练标兵、技术能手。 岁月荏苒,连队学雷锋的先进人物不断涌现,一大批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图片资料、学雷锋标兵留下的纪念品等被分门别类地收入了展览馆。久而久之,展览馆越办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雷锋事迹展览室”更名为“学雷锋展览馆”。展览馆还收存了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映一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两部新闻纪录片拷贝等数十件实物。如今,已有近百个“学雷锋标兵”与雷锋同在展馆内落户。 装甲车连所在部队长白红杰和政治委员黄卫东说,雷锋精神代表了青年人对高尚精神的需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践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已经成为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 睡石缝饮山泉烧牛粪,扎根雪域高原挑战生命极限,服务人民舍生忘死,无论任务如何变化,装甲车连走雷锋道路弘扬传统坚定不移 2008年,装甲车连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含氧量不到内地50%的任务点上。尤其是在扎加藏布“无人区”执勤期间,官兵们睡石缝、饮山泉、烧牛粪,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他们吃苦不言苦,大力弘扬连队学雷锋的优良传统,真情爱民为民助民。 2008年11月3日,那曲地区遭受罕见暴风雪。30名官兵顶风冒雪徒步急行军40多公里,奔赴海拔5400米的雄秀拉山地区抗雪救灾,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疏通道路10余公里,救助灾民32人。14日,一辆载有47名藏族群众的客车翻入怒江,当场造成18人死亡、29人重伤。官兵们腰绑绳索攀崖壁舍生忘死下江救人。抢救过程中,县医院血库告急,3名危重伤员急需输血,全连官兵齐刷刷地捋起了胳膊。4名血型相符的官兵的1600毫升鲜血流进了藏族同胞的体内。连队离开索县时,藏族群众手捧哈达、端着酥油茶夹道欢送,与官兵相拥而泣,再现了当年18军进藏时的鱼水深情。 玛曲县县委副书记赵卫东不会忘记:2014年8月7日,一辆从玛曲县开往合作市的客运中巴车,在距离县城1公里处的尕玛公路尕玛梁段,与一辆四川牌照的小轿车相撞后翻下深沟,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19人轻伤,请求部队火速出动抢险救援。险情就是命令。该部政治处主任郑轶迅速集结部队,携带救援工具,火速赶往17公里外的事发地段。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连队官兵与消防战士先后协力救出8名受重伤的群众,转移受伤群众12人。官兵们还对现场近1000多平方米的事发地域组织仔细搜索,先后搜寻到受伤和遇难群众散落的行李箱15个,身份证、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30余件。 连队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定西岷县地震发生后,官兵踊跃捐款、捐赠衣物被褥;藏历新年,连队走访慰问困难藏胞、寺庙僧尼、孤老残幼。“武警官兵为我们做的好事,就像天山的星星看得见、数不清!”在驻地,当地群众用这句朴实的话语诠释着装甲车连官兵对人民的拳拳爱意。 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永恒追求,无论观念如何变化,装甲车连做雷锋传人与时俱进永不停歇 文明相融从了解和尊重开始。一连官兵把学习藏区历史、藏族语言、宗教政策、风俗习惯作为必修课,与藏族群众同喝酥油茶、同吃糌粑面、同饮青稞酒,做到了一家人、一家亲、一条心。 家住吴日克村的藏族老阿妈完么草膝下无儿无女,靠政府救济艰难度日。装甲车连官兵得知情况后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他们定期为老人洗衣服、洗被褥,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为老人送来关怀和温暖。一次,老人不慎摔倒肩关节严重脱臼,军医还为老人打针、按摩、理疗。老人一看到身穿橄榄绿的武警官兵就满脸欣喜,常常手持转经轮不停地诵念:“吉吉!索索!拉结罗!顶多德瓦土巴秀!”(意为:祈求神灵赐予您幸福和平安!愿岁岁平安吉利!) 在装甲车连,像这样爱民、助民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哪里有装甲车连的官兵,哪里就有人民群众的称赞声。装甲车连主动与合作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结成帮学对子,并给他们购买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具。今年3月4日,合作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欢声笑语,比过节还要热闹。孩子们听不见、说不出话,但他们用欢快的锅庄舞、《小苹果》等节目来展现他们最美的一面。离别时刻,孩子们把他们亲手制作的手工和画的图画送给了连队官兵,以此感谢武警叔叔们的无私帮助。 装甲车连把共建共育作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有效途径,通过“帮助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主动与驻地藏族中学、南木娄村小学等中小学开展共建活动,派出“校外辅导员”讲解国防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强化师生“爱党、爱国”和“藏汉一家、携手共进”的意识。组织官兵进行队列、擒敌拳表演,与师生开展“学藏语、唱藏歌、跳藏舞”等联谊活动,增进了警民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