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随着室外春暖花开,小儿哮喘病也将进入高发期。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儿科的统计资料显示,清明是一年当中小儿哮喘病第一高发期,届时的日门诊量将达到百余位患者。 分析原因,中国名老中医郭振武指出,集合了尘埃细菌、病毒和花粉的干燥空气,会刺激小儿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高气道反应,进而发生哮喘。那么,如何预防小儿哮喘病发生呢?听听专家的建议。 喉部有吱吱喘鸣声 警惕哮喘发作 感冒后,听到小儿的嗓子里有痰的呼噜声,或者吱吱的拉风匣声,可得小心啦,八成是小儿哮喘。哮喘病,医学上叫支气管哮喘,通常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接着会出现明显的喘憋,喉部吱吱的喘鸣声,严重者会影响睡眠、学习和工作。 此外,临床上还存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叫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常常没有明显诱因持续咳嗽,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运动和冷空气会诱发加重,用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但使用抗过敏或支气管解痉药以及强的松一类的激素有效。这类咳喘病人大多在冬季发病比较多,但有些病人恰恰相反,往往在现在的季节,也就是冬末春初发病。 避免哮喘年年犯 增强体质是关键 “我家小孩的毛病特别奇怪,一年当中像好人一样,但一到开春就犯病,又是喷嚏,又是流鼻涕,又咳嗽又喘,可是一到夏天就好了。” 对于很多家长的疑惑,郭振武从哮喘的发病原因进行解释。支气管哮喘大多和过敏有关,有些人只对春季花粉过敏,那么一开春就犯病。还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气道高反应人群,只要一感冒,病毒破坏呼吸道黏膜,再碰到尘埃或者花粉等,其气道就会痉挛,引发哮喘。因此,这些人都应当以增强体质为第一原则。 早春时节 怎样应对哮喘? 1.应对小儿哮喘,首先要确定过敏原,针对过敏原采用脱敏治疗。日常生活中要远离过敏原。外出时要戴N-95口罩。对霉菌过敏的患者,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对卫生间、厨房以及床下和房屋死角要经常打扫。 2.出门前可以临时服用一次抗过敏药物。感冒时,应当同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和止咳平喘药物,避免和减少哮喘发作机会。 3.应对哮喘,中医常采用内治法,既口服中药,如二陈汤、五苓散、止嗽散、养阴润肺合剂等。外治法,如三伏、三九中药穴位贴敷、针刺,火灸等疗法。 4.有些食物虽不是直接过敏原,但可加重哮喘症状,如辛辣、过酸、过咸、过甜、海产品、鲜牛奶等。平时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质的食物。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包括食物中的水分。经常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 (李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