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人在旅途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4月2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马慧梅
  人的一生,在不停地奔跑、行走,在奔跑和行走中,我们的心灵愈来愈开阔,愈来愈充实……

  在我的家乡,此刻是严寒的冬天,冰天雪地,厦门却是绿树红花。一朵朵紫荆花粉粉的,远看如霞,且落且开,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木棉花只见花开不见树叶,是一树一树的春天。
  整个环岛路,树绿葱葱的,菊花、喇叭花开得纷纷,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筒状金黄色小花,花苞密密的 爬满了墙,像一匹漂亮的花布。
  花开,总有幸福在,让人的心柔软了再柔软。
  眼前是松软的沙滩和无边无际的大海。远处,天与水齐。
  海浪一刻也不闲着,浪花哗哗哗涌上来,拍打着沙滩。“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大海,以它宽阔的心胸接纳着每一颗灵魂,幸福的、失意的、病态的、落魄的,给人勇气与希望。凡尘中所有的烦恼,被一波波的海浪抛得无影无踪。和大海相比,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它教我懂得了敬畏。
  夜幕中的城市更是迷人。
  灯光照在桥上,如流动的河。
海面上一片漆黑,远处小岛上的灯光闪闪烁烁的,只听见海浪的响声一波接一波,使夜晚显得更加宁静。
  吸一口气,空气清甜清甜的。
  树美、花美、海美、建筑物美,真不愧是“花园城市”,令人痴迷。

  向土楼行车的路上,种植的成片成片的香蕉,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们见缝插针地长,地里是,山坡上是,门前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果农们在每一串果实上都裹上塑料膜,成串的香蕉低垂着头,丰收的喜悦尽收眼底。
  下车,竟然有卖红香蕉的,是柔和的西瓜红,蜜甜蜜甜的。当地的村民说,这种红焦三年才结一次果实。
  在土楼,第一次看到苹果般大的菠萝,有的比苹果还小,这是当地的小菠萝,五元钱可以买三个吃。

  从厦门出发,上了高速后,车子足足跑了三个小时,才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之地——永定客家土楼。
  导游是地道的客家人,他说,他们的祖先住在深山老林中,为了防野兽、土匪出没,经常是同族人住在一起,因此修筑了土楼。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塔吊,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就用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用黄土块筑成。
  为了确保土楼的坚固,对黄土的要求甚是严格。黄土要发酵上七八天,以增加其柔韧度,捏在手里要成团,摔在地上要成碎泥巴。同时,修筑时,在泥土中置入木条、兽骨等,相当于现在的钢筋,牢固、稳定。
  永定的圆土楼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客家人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永定最大的圆土楼共四层,有400多个房间,可住六七十户人家约五、六百人。圆土楼内有水井、磨房、猪舍、花园、学校等设施,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说她象个小城市一点都不夸张。传说有两个同楼的新媳妇某日娘家相遇,以为“自己住的楼是最大的土楼”这一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结果结伴回家才知道,她们住的是同一座土圆楼。
  如果遇到外来势力的侵袭和攻击,只要关上大门,守住要口,全楼便会安然无恙。因为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着火的杂木制成的,有些门还钉了铁板,楼门上装了防火水槽。圆楼外圈的一、二层不开窗,所以敌人攻到楼下也无可奈何,甚至围困一年半载,楼内柴米仍不断绝,生活依旧正常。

  今天,携着美好的希望,只为与你相遇——美丽的鼓浪屿。
  笔直的椰子树、粉粉的紫荆花、蓝蓝的大海、软软的沙滩、清新的海风、悠悠的萨克斯、动听的钢琴声,使美丽宁静的鼓浪屿如一个大家闺秀,显得更加优雅,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诗意的美。
  我坐在沙滩上,任海风吹在脸上,心中静得没有一丝杂念。
  鼓浪屿的海水是淡绿色的,是养眼的色调。
  漫步在鼓浪屿,没有一辆车子,那首悠悠的《鼓浪屿之波》在耳畔回响……
  今天,携着美好的希望,只为与你相遇——美丽的鼓浪屿。
  映入眼帘的,是花海。金色的、水黄的菊花开得热热闹闹,还有一串红明丽耀眼,像燃烧的火焰。在这个冬天,鼓浪屿用遍地的鲜花迎接我,我报以它们深情的回眸。
  映衬花的,是树,芒果树、桂圆树、椰子树,每片肥肥的绿叶上闪烁着缤纷的光点,展示出繁茂的生命力。
  岛上,没有一辆车子,有陶渊明笔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使心灵回归到本真。
  岛上,随时可以撞见吹萨克斯的青年歌手,他们一边吹,一边唱,悠悠的曲子在岛上回荡;在钢琴博物馆,可以欣赏到世界上各种式样的钢琴,亦可以听到叮叮咚咚的钢琴声,给人一种艺术的熏陶。
  坐在沙滩边,吹吹清爽的海风,晒晒暖暖的阳光,赏赏蓝蓝的海水,听听哗哗的浪声,给人视觉上、听觉上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那首《鼓浪屿之波》在耳畔回响……

  武夷山被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块状山、柱状山临水而立,千姿百态。“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田”,构成了奇幻的武夷山水风景画。
  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被称为武夷第一胜景的天游峰海拔410米,石山上有斑斑点点如苔藓般的绿色,山上凿开了石阶,山峰陡峭,不敢往下看,一看则胆战心惊。
  爬上天游峰顶,淡淡的雾如轻纱般袅袅升起,群峰出没于云端,变幻莫测,宛若置身蓬莱仙境,故名天游。一座座山包连绵起伏,每座山的山顶上长有青翠的树木,如一大朵一大朵的绿花。
  俯瞰山底,碧绿的溪水如一条漂亮的绸带,顿时使山有了灵气。徐霞客评之为:“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沿着石头小路,穿过翠翠的竹林,我们来到虎啸岩脚下。
  导游告诉我们,虎啸岩因山上有一巨洞,形似虎,劲风袭来之时,松涛声以及岩洞里的回荡之声宛如虎啸阵阵;又相传有仙人骑虎呼啸而上,故名。
  一块巨大的山峰,直耸云宵自下而上的台阶呈“之”字型。拾级而上,游人像一条移动的曲线贴壁而动,看不见头,非常惊险,没有一定勇气和胆量的人是不敢攀登的,当地人称它为“好汉坡”。沿着凿入岩壁的窄小石梯,缓缓盘旋而行,脚下的人影愈来愈小,远处的山峰愈来愈明。
  到了观景台俯瞰,山路如蜿蜒的长龙,石阶笔陡,游人如移动的小蚂蚁,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眺,群峰如浪,一座座山峰如一大朵漂亮的喇叭花,花边是层层叠叠的山峰,让人不仅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手叫好。
  朝阳下的一岩一山,一峰一景,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这片绿色之中,令人陶醉……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