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玛曲大力推进双拥工作
鱼水情深奏凯歌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4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闵江宏

  近年来,玛曲县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形成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抓认识高起点,增强双拥决策执行力
  玛曲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将双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开展双拥工作专项检查。建立了县委、政府、人武部、武警部队“四家”挂帅,县长、乡镇长、局长、中小学校长、县属企业厂长和驻军首长“六长”出征,党政军民“四方”配合,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军民共建、共谋发展的双拥模范县创建的浓厚工作氛围。
抓组织建机制,增强双拥工作保障力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将双拥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选“五好”班子、精神文明单位和各项先进的评选条件。同时,将拥军优属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考核结果与单位考评和个人晋升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抓拥军优属工作的积极性,拥军优属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抓宣传重教育,增强双拥创建感召力
  以县、乡镇党政机关为重点,以县委党校、县中小学校为龙头,将双拥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的必学内容,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班的必训课目,作为全县中小学的必修课,不断强化全民双拥意识。发放藏汉“双语”宣传材料1万多份,出双拥板报600多期,播放国防教育影片30场次。通过青年学生入学军训、清明节扫墓、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开设国防教育课堂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历史教育,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军民共渡难关,灾难面前尽显大爱
  近年来,驻县各部队把帮助地方加快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作为拥政爱民的重点任务,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2008年,玛曲县发生严重的低温冰冻雪灾后,县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和各乡镇民兵担负开辟积雪道路、发放物资、运送草料的任务,确保了草料按时运送到受灾户家中。县人武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基层武装干部捐款4000多元,为受灾较严重的尼玛镇哇玛村17户贫困家庭每户送去一袋面粉、十斤清油。同时,为齐哈玛、欧拉秀玛两乡清理垃圾30多吨,平整乡间道路8公里。多方筹资3万多元在齐哈玛乡修建了“爱民泉”,解决了2200多名牧民群众和僧侣的吃水问题;在省军区的帮助下,为阿万仓乡牧民定居点打水井六眼,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双联活动开展以来,武警甘肃总队为尼玛镇秀玛村投资22万多元,修建蓄水截引池一座,铺设供水管道3.3公里,解决了秀玛村110人的饮水困难。
  2009年7月20日,玛曲县发生“7·20”特大洪灾,甘南支队武警三大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抢险救灾区,解救被困群众68名,第一时间将6名重伤群众送往医院抢救,抢救转移群众财物价值8万余元,搭建帐篷10余顶,捐款11380元。
抓优抚改安置,破解双拥难点
  每年走访重点优抚对象,坚持下到村、走进门、握到手、问到心、不漏户,特殊困难当场解决。通过统筹安置与有偿安置相结合,确保退役士兵全员安置就业,退伍军人安置率达到100%。将革命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的医疗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实报实销,其他优抚对象就医纳入城乡医疗救助,优抚对象“医疗难”得到有效解决。严格按国家规定,及时对优抚定补金调标兑现,老复员军人月定补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效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给予驻地部队优先政策,支持军事工程建设,目前,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为驻地部队营区优先解决水、电等资金643.84万元,为驻地武警三大队无偿划拨营区建设用地80亩,积极为人武部争取援藏项目总投资875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291万元。
  感情上亲密无间,工作上密切协作,生活上互解难题,已成为军民的自觉行动。玛曲将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良好契机,使双拥工作在巩固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提高。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