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村联户为民富民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4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 者 李建舟 张继元
 通讯员 余永明

  舟曲县后北山村是州委政法委的双联点,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共251户,耕地面积1545亩,人均耕地1.4亩,海拔在1900—3900米之间,属高寒阴湿区,全村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
落实政策精神 扎实安排部署
  “我们村里新修了路,硬化了巷道,拓宽了农路,帮助发展苗木和养殖产业……村子里变化真大,这些都离不开双联‘亲戚’的帮扶。”后北山村村党支部书记郭七十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为了保障“双联”工作的顺利推进,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宋占文亲力亲为,带头进村入户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帮扶。对贫困户家庭人口数量、经济收入、产业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为干部联户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访征求意见4批128人(次),进一步拓宽了党群、干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增强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落实帮扶措施 培育富民产业
  站在高高的山岗“观景台”上,后北山村云杉苗漫山遍野,“这些都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云杉苗,是州委政法委帮助我们种植的树苗。”合作社的负责人李立代兴奋地说。
  通过积极协调,2012年以来,先后从有关部门争取到200万元资金,实施了通村公路项目,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培育富民产业上,解决了价值30万元的云杉苗10万株,帮扶22户贫困户户均发展云杉苗1.09亩,户均5000余株、价值1.36万元,扩大种植面积24亩,并成立了后北山村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营销网络、畅通流通渠道,积极应对价格浮动带来的风险,努力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在原有养殖业的基础上,帮助扶持发展土鸡、牛羊养殖项目,并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精准帮扶上,认真落实“双联”、“四联一带”结对帮扶机制和驻村入户机制,三年来组织机关干部深入联系户,为他们送去了帮扶金,落实了0—3岁婴幼儿营养包资金;截至2014年10月,原结对帮扶户贫困户中,已有14户整体脱贫。同时,又将37户贫困户作为新的联系对象,逐户制定了帮扶计划。2014年,为全村25名在校大中专学生每人发放了500元助学金。
结合维稳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
  维稳期间积极派联村工作组到舟曲县巴藏乡后北山村开展入户调查,按照“不漏户、不漏事、无盲点”的要求,对全村特殊困难群体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摸,梳理出22户需要救助特困户,并列出需要近期帮助解决看病和孩子上学等存在特殊困难家庭6户,与村组组织和乡党委政府进行衔接,及时解决特殊困难。积极宣传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做好群众的服务代理工作,同时随时掌握社情民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分裂势力的破坏渗透,准确掌握联系村和联系户的相关情况,教育引导他们不信谣、不传谣,不受挑唆煽动,把精力放在抓好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上来。
强化教育培训 规范组织建设
  结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年活动,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了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以培训“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为主,三年来共组织举办9次培训班,加强了村组干部的实用技术能力。2013年,组织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实地观摩学习了陇南市武都区角弓镇消坝子村和柳城村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加大对联系村党建规范化建设扶持力度,为村委会帮助解决价值5000余元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一套,补助办公室经费1万元,筹集1.5万余元组建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使村级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
协调政策扶持 突出扶贫攻坚
  通过积极争取“十二五”期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引导农户申请国家对贫困农户生产性项目的贴息贷款、政府小额信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贷款,在后北山村培育了苗木种植基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帮扶培育种植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租赁部分农民闲置的土地,使农村闲置土地得到有偿流转。借助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组织引导村民帮助农村留守、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
  州委政法委的一条条举措,帮扶干部的一片片真情,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当地群众的心田。如今后北山村百姓都说:“联村联户不走过场,实打实地帮咱老百姓摘穷帽子,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使我们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更有信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