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毗邻世界主要毒源地国家,禁毒形势更显得严峻。遏制毒祸,迫在眉睫。“6·26国际禁毒日”刚刚过去,但愿来自大墙里的这些毒品演绎的悲剧故事,能使你得到警示,受到启迪,从而唤起你心中的禁毒意识。 儿子的呼唤 于冬冬是河南人,靠着自己的精明和肯干,很快就发家致富起来。妻子贤惠、两个儿子可爱聪颖,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充满了幸福和温馨。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于冬冬看着周围的一些人以贩毒为业,吃的、穿的、用的都达到了现代水准,还盖起了小洋楼,而他住的还是80年代中期盖得砖瓦房。相比之下,于冬冬一方面感到自己太寒酸了,另一方面心里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看着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想到今后还需要大把大把的花费,他感到了金钱的重要。他发誓:别人孩子拥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拥有;别人妻子享受的,自己的妻子也要享受……在这种思想的指使下,他走上了贩毒的歧路。 一心想暴富的于冬冬,把全部家产抵押给毒枭,换取了800公斤咖啡因来到山西,打算做“批发商”,挣大钱。正当他做着发财梦,幻想着把一捆捆的钞票带回家中,没想到一下火车就落入了法网。暴富的梦还没有圆,就进了监狱。 想到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本该是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龄,现在却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在幼小的心灵留下沉重的创伤,于冬冬心里就一阵刺痛。 进监不久后,于冬冬收到儿子写来的一封信。儿子在信中诉说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父亲的思念: 爸爸: 你贩毒坐牢后,妈妈为了我们过的好一点,就到外地打工去了。现在,我带着弟弟帮镇上的饭馆洗碗。爸爸,你知道吗?弟弟的手受伤裂了很多口子,泡在水里很疼。我们想读书,不想帮人家洗碗。但不帮人家洗碗,奶奶、弟弟和我仅靠妈妈的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没办法生活。为了每天能挣到工钱,我和弟弟只有流着泪忍着痛坚持下去。 爸爸,我和弟弟只有14个苹果和村里人送的10个鸡蛋带给你。你在家时,弟弟栽的那颗苹果树今年挂果了。他数着有14个,说要全部送给你,隔壁小龙趁弟弟不在时偷摘了一个,弟弟硬是追到小龙家哭着闹着要了回来。苹果采摘时,我看到他拿着一个苹果放到鼻子上闻了好久,便说:“小弟,你自己吃一个吧!”他说:“哥,我不吃,我要全部留给爸爸。爸爸吃了才会想到我们,才会早点回来。”说得我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爸爸,我和弟弟天天都在想你、盼你。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弟弟想你啊!要是你们当初不贩毒,我们全家在一起该有多好啊! …… 看完了儿子的来信,于于冬冬的心在滴血,他说:“失去自由我才知道,世上最大和最实在的幸福,莫过于全家团聚,共享天伦。有人用一生去追求也没得到,而这些,我本来有了,却又因为毒品把它毁了。回首我走过的路,怎能表达内心的懊悔,又怎能唤回我失去的一切?现在的我,只有踏踏实实地改造,早点回到孩子们的身边,才能给孩子们一点安慰和希望!” 牧羊人的不归路 阿扎,四川省大凉山某县彝族人。古铜色的脸上刻下了42年的木讷与风霜。自记事以来,他就手执羊鞭在山里牧羊,不太与外界来往。所以,入狱以前,他基本无法与人进行汉语对话。 成家后,妻贤子孝,亲情融融。白天,阿扎赶着羊群进山,一边放牧,一边欣赏田野上的花草;晚上回来,妻子会递过一碗自家酿造的包谷酒。悠闲惬意的生活可能让许多城里人心生羡慕,但阿扎却不这样想。在内心的深处,他更想做个城里人。 阿扎经常到县城里卖羊皮,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以及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认识一个叫阿拉的人。他想赚大钱,阿拉便约他去云南做生意,说一个月包他赚上几万元。“不信,我先付给你5000元!”5000元?有这等好事,这可是他放好几年羊才能赚回来的啊! 在下关住了两天后,阿拉把五块肥皂大小、用黄色防水纸包裹的东西交给他,告诉他带回凉山就再能得到25000元的报酬。阿拉告诉他这是海洛因,海洛因这么值钱,是阿扎始料未及的,他把身上的钱掏出来,让阿拉也帮他买些海洛因。他盘算着,跑一趟下来可以赚几万,一个月跑几趟,一年下来,他面前就会堆满数不完的钞票…… 晚上,阿拉把帮阿扎买的50克海洛因也交给他后,阿扎便背起这些毒品踏上回家的路。中途转车时,阿扎被山西铁路公安机关查个正着。阿扎“城里人”的梦未圆,便因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缓,投入晋中监狱改造。 如今,在大墙内改造的阿扎特别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他常写信回家,要妻子教育好孩子,让孩子们都踏踏实实做人,以后学下知识,掌握本领了靠真本事生活。 泣血的相思 王兆明,运城人。如果不是那身浅灰色的囚服,你恐怕怎么也不会相信腼腆的他是一个服刑人员,不会相信他因为犯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死缓徒刑。 清贫的家境造就了王兆明的早熟。那年,17岁的王兆明初中毕业了。他知道父母无力供他上学了,便悄悄撕碎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和几个伙伴相约去南方打工。他说,他已经长大了,该到挣钱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了。 仅有初中学历的王兆明,在人地两生的大都市里,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不容易的。这晚,几个没钱住旅馆的的淘金人又聚在广州流花广场数星星的时候,一个云南人无意中说起,在云南和缅甸边境制作、加工玉石很赚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信息使山穷水尽的王兆明有了一线希望。第二天,他把出门时缝在贴身衣袋里的300元应急钱取出,告别伙伴,登上了广州至昆明的列车。 云南给了他一个立足之地,却没能让他闯出一番事业来。两年多来,他倒腾玉石挣得钱只够自己一份温饱,并没给父母寄回一分一厘。深感内疚的他转而又尝试着跨出国境来到缅甸做木材生意。怎奈时不来、运不通,两趟跑下来,还是没有赚到钱。 一天,王兆明在街头偶遇小时候的伙伴。人在他乡遇故知,王兆明心里特别高兴,看着如今的伙伴穿的、用的,一定是这些年发财了。不成想晚上在宾馆里,朋友就告诉他自己贩卖海洛因的事情,并约他一起贩毒。虽然知道贩毒可能会掉脑袋,可看着朋友如今的生活,想想自己,他觉得与其坐守清贫,不如放开一搏。就这样,携带上毒品,急急购买了飞机票,想飞往广州。在机场,王兆明摸摸装了海洛因的肚子,感觉这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谁知还没来得及换取登机牌,他们便被“请”进了看守所。判了个死缓后,他们被押回山西服刑。 那些奔忙在生活路上的人们啊,当你为了发财想走捷径时,还是静下心来,从以上这些故事中体悟怎样走好人生路吧。(文中服刑人员系化名)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