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参加了一个妈妈沙龙:主题是“静思·二十年后的故事”,特别邀请到台湾的一个亲子专家。简单的开场白后,嘉宾很少说话,只是大量地放图片——同一事物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幻灯播放的是专家对两个不同家庭多年的持续跟踪,展现出重视少年儿童教育和忽视少年儿童教育的两组不同的生活状态,张张图片直抵妈妈们的心。 看完系列图片之后,嘉宾要求在场的妈妈们轮流扮演刚才故事中的“妈妈”。我扮演幻灯片中李某某的“妈妈”:“十年前的一个雨夜,儿子在家里频频给你打电话,让你陪陪他,你在干什么?” “我在为演出事务忙碌,有两个阿姨在陪他……”我根据投影播放的内容回答。 “现在让你回到十年前,你会怎么做?” 没有一个人觉得好玩或好笑,每个妈妈的心里都是翻江倒海。接下来给每个妈妈发了一张粉色的纸,上面写着《今年是2035年,我家大事记》。 妈妈们都盯着纸不说话,老师催着写,至少写一条家庭孩子的情况,比如,当了教授或蹲在监狱。这一提示,像催泪弹一般,好多妈妈低声哭泣,我的手臂起了鸡皮疙瘩。最后,又发了一张《回想20年前的2015年,我都在忙些什么》的彩纸。 我平时很少流泪,可是这次,像20多年前在学校看《妈妈再爱我一次》那样,我哭得稀里哗啦,妈妈们也都是泪流满面。 这些天,我一直琢磨和设想这样的场景:20年后我们一家是什么样子,我的女儿是什么样子?时空真到了2035年,我的女儿25岁了。假若她问我:“妈妈,20年前的2015年我五岁时,你带我去哪儿玩了?那年我上了几个特长班?儿童节那天你也没有接我回家我还在上全托……”或是教授或是犯人,或是正常的生活或是非常的状态,全在于今天妈妈们在怎么做。 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借用图片里播放的钢琴演奏家郎朗妈妈说的那句话,孩子的童年教育比黄金还要金贵,尤其爱的教育所产生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让家庭健全的爱抚慰孩子的童年时光,今天的阳光雨露,一定会凝聚成20年后的硕果,20年后的“事故”必然是今天对孩子疏于教育或爱的缺失造成的结果。 陪伴,慢养!像花匠对待花儿一样,给孩子以真正的爱的教育,方无愧于父母的角色。(杨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