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卓尼讯 上半年,卓尼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转变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为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以犏牛繁育、藏羊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牦牛藏羊育肥四大产业带建设为主,引导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养殖户育肥淘汰出栏杂畜和劣质畜,逐步转变传统放牧方式,推行夏秋放牧、冬春圈养补饲养殖的模式,全面推广对当年产犊牦牛不挤奶和牦牛30月龄前出栏、藏羊12月龄出栏等先进管理技术,逐步发展小区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提高良种牦牛藏羊养殖比例和繁育育肥能力。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4个,存栏牦雌牛4.1万头、适龄母羊9万只、犏雌牛(奶牛)2.2万头,出栏牛羊1.8万个羊单位。在大峪、柏林两个种公畜基地组建核心群15个,选育优质种畜280头。
  结合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完成优质牧草种植1.26万亩,建立半人工刈割草场54.8万亩,圈滩种草2.93万亩。着力提升特色种植业生产效益。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工作要求和“优化品种、连片集中、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总体思路,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引导农牧民流转承包细碎耕地,扩大连片种植面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青稞高产示范田1.5万亩,推广种植杂交油菜1.7万亩,建立青稞油菜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点3个,采用机耕条播和覆膜播种技术,良种率达到95%以上;完成中藏药材种植6.83万亩,建立药材百亩以上标准化科技示范基地2个,培育示范户250户,新增药材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个,建立药材育种育苗基地1000多亩,建立当归GAP生产基地1.5万亩,柴胡GAP生产基地1万亩,黄芪GAP生产基地0.5万亩;建起日光温室蔬菜大棚473座,建立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个。             (侯明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