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潭讯 (记者 马保真 实习记者 李鹏飞) 7月28日,在“全国著名作家临潭行”采风活动期间,临潭县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临潭花儿”大奖赛。 “临潭花儿”大奖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深受群众喜爱,是临潭县弘扬民间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全力打造旅游品牌的重要举措。花儿的传唱,反映了临潭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以其独特的唱腔,醇朴的曲令,精炼的唱词唱出了农民的心声。“临潭花儿”作为西北花儿的一个分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大奖赛吸引了兰州、定西、临夏及临潭、卓尼等地的42名选手参加比赛,来自各地的花儿“把式”紧扣时代主旋律,用花儿歌唱幸福美好的生活,抑扬顿挫的唱词和平仄押韵的唱词引来观众的阵阵叫好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比赛中还涌现出一批花儿新秀,他们将投身到花儿艺术的传承、保护、研究、创新、发展中来,使花儿艺术能够代代传承。 临潭举办 第十七届“临潭花儿”大奖赛 本报临潭讯 (记者 马保真 实习记者李鹏飞) 冶海欢歌,莲峰滴翠。7月28日,“全国著名作家临潭行”采风活动暨第十七届“临潭花儿”大奖赛在临潭县冶力关镇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出席开幕仪式并讲话,《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小慧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出席开幕仪式。 州委常委、临潭县委书记宋健出席仪式并致辞,副州长石占良宣布开幕。 开幕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向临潭县20所学校及图书馆捐赠图书,并颁发金叶育才图书室牌匾。阎晶明向临潭县人民政府授予“中国作家协会冶力关文学创作基地”牌匾。 宋健在致辞中说,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淳朴智慧的临潭各族人民,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陈钟秀等一批诗人、作家,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创作出了不朽佳作。洮州“花儿”这朵民间文艺奇葩以它独具地方风采又饱含乡土气息的特色,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绽放在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讴歌着洮州大地的发展巨变。此次各位著名作家赴临潭冶力关采风,走进充满勃勃生机的洮州大地,感受蓝天碧水的自然本色,体验城乡巨变和纯朴的民风,这又是一次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临潭人民热忱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走进临潭,走进冶力关,用生花妙笔,用真挚的情感和激扬的文字,为宣传临潭、赞美临潭写出壮丽的诗行和优美的篇章。 阎晶明在讲话中说,“全国著名作家临潭行”采风活动人数之多、名家之多是近年来所没有的。希望通过这次古洮州文化之旅,大家都能留下关于临潭的生动文字,并通过各位作家诗人的作品向全国介绍临潭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中国作协是临潭县的对口扶贫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一如既往地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文化扶贫工作的力度,以文学的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临潭的扶贫工作,形成大家共同关心、参与扶贫的局面,真正为临潭的开发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脱贫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组织所属的中华文学基金会,定点向临潭中小学校捐赠教辅教材和工具类图书,实施教育计划。2012年8月,向临潭20所中小学校捐赠了价值136万元(4.5万册)的图书,2013年向临潭10所中小学校捐赠了价值35万元(1.5万册)的图书。此次活动中,中华文学基金会又向临潭20所中小学校捐赠80万元的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