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集中资源精准扶贫
五年内将减贫2.47万人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8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卓尼讯 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卓尼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专题调研,形成“1+19”精准扶贫实施意见和配套方案。将在5年内让3个片区42个贫困村5160户2.47万人脱贫致富。
  方案围绕“六个精准”,对扶贫开发重要环节明确了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评办法,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工作链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社会事业和“尼江”片区扶贫攻坚四大方面21项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实现90%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2017年达到100%;2016年至2020年完成5个“千村美丽”示范村50公里道路建设工程,完成243公里农牧村路网改造工程。2015年至2017年,对42个贫困村实施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到2020年,全县农牧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今年至2017年,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436户,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牧村和藏传佛教寺院危房。到2016年底实现贫困村户户通照明电、自然村通动力电。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村宽带信息网络基本覆盖。近三年完成1475户8167人易地搬迁,到2020年对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实现应搬尽搬。争取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2017年草原植被覆盖率达75%,2020年达85%以上。以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今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6个。
  富民产业方面。在全县42个贫困村优先发展以犏牛繁育、奶牛养殖等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以优质青稞、杂交油菜、豆类、马铃薯、中藏药材、设施蔬菜、优质牧草、苗木培育、经济林果、网箱养鱼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扶持壮大以农畜产品、土特产、山野珍品等为主攻方向,带动贫困村牛羊肉、生鲜奶、中藏药材等精深加工。2015至2017年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15万人次,实现精准培训全覆盖;2018年至2020年累计培训贫困人口中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青壮年劳动力0.61万人次,实现新增劳动力和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今年选择1个乡镇3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到2017年,全县发展“藏家乐”、“农(牧、林)家乐”100户以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7年底,县级示范社达总数的50%以上,州级示范社达25家以上,省级示范社达6家以上;到2020年初步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事业方面。2017年农牧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50%,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2017年农牧村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满足基本需求。到2017年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到2017年底完善加强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社会功能,建设97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42个贫困村“乡村舞台”。到2017年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员,培育2至3个农牧业科技示范户,建成2个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逐年提高农牧村低保标准和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策略,做到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
  “尼江”片区扶贫攻坚方面。按照《甘南中部(车巴河流域)特困片区扶贫发展规划》中设计7大类73项,利用六年时间着力解决“尼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推进“尼江”地区转型跨越发展,努力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王芝莲)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