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向着伟大胜利,敬礼!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8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就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70多年前,四川战士王建堂出征前,父亲赠给他一面写着“死”字的布旗,作为父子诀别的纪念。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背水一战,再见无期,以旗裹尸,何等壮烈!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抛下襁褓中的孩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牺牲前写下的家书,世代传颂……
  “每次读奶奶的家书,都忍不住流眼泪。”赵一曼的孙女陈红说,“她的尸骨无从找寻,但她永远活在了人们心里。”
  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坚守上海的“八百壮士”……前赴后继的血肉之躯,铺筑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顽强不屈的钢铁意志,书写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精神的感召惊天动地。
  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国会图书馆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照片,向世人展示着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极少有鞋穿”“瘦得不成样”的中国士兵身负重伤,蜷缩在地仍握紧武器;有的年过花甲,肩挑背扛运送粮食弹药;有的还是少年,身形弱小却目光坚毅;还有很多送丈夫、儿子上战场的妇女,通宵达旦赶制军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1年,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在纽约用中英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凝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歌曲响彻天宇。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主任任天佑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讲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胜利,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向着胜利敬礼,是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不朽的勋章
  “乌拉!乌拉!”2015年5月9日,伴着俄罗斯军民山呼海啸的胜利呐喊,由102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行进在莫斯科红场。习近平主席起身向他们挥手致意,俄罗斯总统普京肃立向中国军人行注目礼。
  “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前夕,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回顾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为中国赢得了广泛赞誉。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毛泽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做出的战略判断,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
  世界永远铭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开战时间最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
  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长达14年时间。
  付出代价最大——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总人口约20亿,中国占近四分之一;3500万儿女伤亡、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牵制日军主要兵力——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的70%以上。
  世界永远铭记,中国抗战为扭转乾坤立下不朽功勋:
  苏联元帅崔可夫说过,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英国首相丘吉尔坦言,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则表示,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时间内,怎么顶住日本的野蛮进攻,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那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一书作者、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如此评价。
  此时此刻,向着胜利敬礼,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决心和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与坚守正义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中坚力量。
  向着胜利敬礼,是面对历史的沉思,更是面向未来的宣示
  再过20天,世界的目光又将聚焦中国、定格北京——2015年9月3日,中国将首次举行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式。
  70年前的胜利,是全人类对和平的共同坚守,终结了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敲响了祈愿未来的和谐钟声。
  “结束战争,乃是战胜国的权利、荣誉和力量的显示。”《日落时分:日本投降全纪录》一书这样记述:正式和有效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标志,不是日本天皇发布诏书,而是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的公告。意大利投降是由盟军宣布的,德国投降也是由盟军宣布的……所以,才有了中、美、英、苏四国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历史一刻。
  70年前的胜利,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
  当年,日本投降后,《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随美国军舰进入日本,回国后写下长篇通讯,发出战后警言:“细想这些天来的经历,深感日本目前的投降是临时休战,盟国对日必须严厉公正,以永绝战祸,中国对日尤须慎防万一。”
  “这就是今天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的根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说,二战后日本一直在模糊和淡化战争责任,不惜伤害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
  70年过去,面对战争罪行,唯有虔诚忏悔才能赢得宽恕。
  “我是一个杀害中国人民的侵略者,判处死刑都是罪有应得。但中国人不管冤仇多深,把自己高贵的血,给我献了3000毫升,挽救了我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恩情啊。”曾被关押在抚顺的战犯上中正高因胃溃疡手术接受了管理所工作人员的集体献血。他的真实经历触动过太多不了解真相的日本民众。
  70年过去,拷问人性良知,墨写的谎言终究遮不住血写的历史。
  连续修改历史教科书,矢口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暴行,首相及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政府强推新安保法案,意图修改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的和平宪法……日本右翼势力种种行径,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威胁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践踏世界人民期盼和谐的美好愿景。
  70年过去,传递共同心声,历史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前,鲜花和蜡烛堆积成山;在以色列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悲彻的鸣笛声刺破苍穹;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迟暮的幸存者仰天垂泪;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纪念馆,健在的老兵立正致礼……
  为着胜利的纪念,照亮前行的道路。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正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向着伟大的胜利,敬礼!让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进军!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