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生是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大事,必须全力抓好并始终关注。三农牧、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社会就业、食品药品监管等民生实事是政协委员热议、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报开辟“政协委员议民生”栏目,旨在进一步关注和助推民生工作,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并以此为平台,呼吁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议民生、献良策,使栏目办得更贴近民生,更有效。 现将州政协双月专题协商座谈会上的委员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车建军委员:召开“农牧村医疗保险情况”双月专题协商座谈会,是州政协围绕大局,紧贴全州中心工作而开展的一项专题履职活动。会上,州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协商主题,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州农牧村医疗保险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情真意切地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全州医疗保险工作提供了依据。一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新农合制度的重大意义;二要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三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四要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五要积极推行和落实农牧村医疗保险的各项制度。 高玉萍委员: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引进相关医学人才,提高县乡各级医疗水平,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网络化管理水平,建立新农合慢性病门诊的定额报销机制,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和救助力度。商业保险以人均30元的标准统筹基金,但报销时起付线高达5000元,患者收益甚小,要适度提高商业保险的报销水平。 安文熙委员:一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培训;二要增加投入购置必备的设备,如:X光拍片机、心电图、B超、化验设备等基本的医疗设备;三要把计生站、计生所有证人员调整重归医疗队伍;四要创建村卫生室工作网站,村卫生室是医疗服务的最低层,至今没有建立专业网站,也没有开展门诊补偿报销,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下决心尽早建网,为新农合服务。 冬宝委员:一要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指导意见,理顺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二要合理增加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参保病人的补偿水平;三要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完善新农合工作制度;四要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形成定期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五要出台小病受惠政策,建立推广小病受惠机制,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 赵军委员:一是对已确诊的重大病患者,取消交押金制度,改为抵押有效证件和监护人签字入院制度,达到有效救治患者疾病的最终目的;二是积极争取人社、编办部门的支持,建立招录人才的绿色通道,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业务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用新农合基金切实盘活双向转诊制度。 柯有侠委员:合作市要切实加强农牧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要充分利用乡卫生院资源,统筹解决门诊分级诊疗难的问题。合作市没有县级医疗机构,而乡卫生院治疗手段落后、缺少设备、业务能力不足、床位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对病人吸引力不大,参合群众多数选择去二、三级医院治疗,造成新农合基金次均费用过高。 韩家凤委员:舟曲县要制定优惠政策,每年招聘5—10名医学院校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县级医疗机构,充实医疗人才队伍;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和“自身造血”的多种方式,加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中藏医药为依托,深入推进新农合“一卡通”;坚持“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医保原则,在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对于超过地区平均收入水平且不愿意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要正面引导并强制其参加。 尚学杰委员:实施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坚持把农牧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作为推行新农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政府为主导,卫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同作用,特别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参合对象就医报销等方面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保障新农合顺利推进。 张世俊委员: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医院等级和当地消费水平调整医疗收费结构,合理确定诊疗费、手术费等技术性收费与器械检查费、材料药品费的价位。新农合门诊就诊的患者每天只能报销60元,而大型设备检查时费用往往超出60元,群众普遍反映就诊不合理,建议提高门诊参合患者的日补偿额度。 杨月红委员:以破解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为切入点,落实分级诊疗和“固定、有序、紧密”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构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就医新秩序;落实“医生下沉、基金下沉、病人下沉”,提高医疗保险资源综合效率和基金使用效果;对一年度没有住院的参合农牧民进行一次免费预防性健康体检。 郭宝琴委员: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制定合作医疗基本药品和诊疗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的比例,推行病人审阅签字制;严格控制定点医疗机构单病种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的上涨幅度。 索南木委员:实施好农牧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广大农牧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指数。全州卫生医疗界政协委员要把这个民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群众的企盼以政协委员提案的形式及时反映,通过多渠道催办委员提案,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吉喜委员:要通过资助缴费、分类补偿、特殊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使特困农牧民能够同时享有新农合补助和医疗救助;要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民政部门的救助作用,充分调动红十字会、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要积极与农行沟通,加快对“一卡通”卡片丢失的补办,并作好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读卡器具维护工作。 马仲委员:一是各级政府及卫生等有关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新农合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的顺利实施;二是州县(市)委、政府要大力支持全州卫生系统实施的“3331”工程,卫生及相关部门要加大配合力度,全面落实各项计划;三是州委、州政府要研究出台本州籍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生,准予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特殊政策,使现有的1900多名医学中专毕业生陆续招录到基层医疗卫生战线工作。 才让扎西委员: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筹措资金是难点,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各县市干部进村入户上门征缴时,一定要把握尺度,坚持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征缴;各县市要积极探索从粮食直补资金中代扣代缴的办法或乡镇卫生院代收等有效方式;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个人统筹资金要由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代缴。 索南东智委员:加强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抓好人员学习培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完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处理好参合人员资料储存、报销补偿、数据统计与数据传输等业务工作。搞好医师多点执业、分级诊疗、以及省级异地直报和省级统筹等各项工作。 马英俊委员:严格审核逐级转诊程序,鼓励小病就地就近治疗;大力宣传保险制度的好处,适当提高保险比例,让农牧民尝到甜头;明确界定报销伤种,并实行像商业保险一样及时报案、专人现场勘查制度,及时兑现报销。 (稿件由马仲同志根据委员发言及书面材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