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魅
换掉原有的身份,做一次想说却不会说的导游。从土门关进入甘南藏地,我原本可爱的,现在还算可爱的故乡。透过窗户,屏住呼吸,“深思”就此开始。 巴士缓缓开进合作寺停车场,米拉日巴佛阁举起蓝天,好像在等候我们的膜拜。脱下鞋子,走进大殿,浮躁的心顷刻被弥勒佛的眼神吞噬,从第一层到八层,先人的伟绩再一次使我缅怀。都市旁边立着一片净地,辉煌的金顶闪闪发光,桑烟充斥着无形世界,这怎会是让吐蕃的孩子拿着过去吹嘘呢?我想是在警示,信仰不在远方,就在你内心。 在一个风情小镇,郎木寺,留下了我的感性。沿着不足2m宽的白龙江,我听到“世界和平”的呼吁。利益使人连呼吸的勇气都没有,最后导致崩溃,引起很多瞠目结舌的行为。但是在这里,因为格尔底寺的朴素和慈悲,很多人抛下所有,带着平静来到小镇,坐在藏式小酒吧,穿梭在红衣喇嘛间,寻求最美的信仰。 扎尕那,被喧嚣赶跑的一群人发现,石林巍峨险峻,直插云霄。我们一行人在赞叹声中爬向木屋建成的村落,住在我的同学家。放下行李,走到门口,看见几个人拿着钳子捡垃圾,心里不由得敬仰。对呀,人得有感恩之心,而感恩并不单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情。很多人借着藏地旅行,大肆破坏原有的美丽环境,引来众多群众的蔑视。外貌的妩媚,身着的衣物,所处的都市,完全定义不了你是否有修养,因为有时候,所谓修养之士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嚼着高尚的语言随地吐痰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巴士疾驰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客人们高呼:“看那穿着草皮裙,蹬着高跟鞋的美女——牦牛。”在这时,我依偎着车窗却笑不起来,因为他们还在不停地说:“小白帐篷。”对于客人,确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牛羊围着那顶冒着袅袅青烟的白帐篷,安多草原牧民的生活是这般悠闲。但是,对于我和更多的我来说,唯有叹息,眼睁睁地看着改变和取代。那熟悉的黑帐篷被丢弃,藏族历史多了一样记载,博物馆又多了一件礼物,你在欣慰还是心痛?我听到牦牛久久伫立,讲述着黑帐篷留下的故事。 又回到拉卜愣寺的怀抱,不同的是,与一帮熟悉的和陌生的客人。在大经堂,我敬仰一些客人虔诚的信仰,也憎恶一些客人的愚昧无知。当我和阿贵老师谈论佛像时,看见吹酥油灯的孩子,偷偷拍照的人士……我们不是排斥你们的参观和膜拜,只是因为你们不懂得尊重,盲目跟从,肆意妄为。 进藏旅游,首先应该知道禁忌和风俗习惯,清楚此行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