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阿让山》:
植根于本土文化的玄幻类长篇力作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9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扎西才让

  近日,一部由甘南本土作家天歌创作的以舟曲巴藏阿让山为背景,以巴寨沟民俗民情事象为原型,以朝水节神话传说为蓝本,以朝水节、佐瑞、摆阵舞这些独特的舟曲地标符号为民俗点,以描写佛、仙、人、魔、鬼这些奇幻玄妙的多维世界及其相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为普世情感,以奇幻瑰丽的想象和细腻动人的笔触讲述发生在巴藏山寨的动人神话故事的甘南首部玄幻小说横空出世。
  下面,我来说说与这部小说有关的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几个话题。
一、先说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自小说诞生,由内容产生的小说命名就有好多种:历史演绎小说、志怪小说、荒诞小说、神话小说、魔幻小说、现实小说、寻根小说、改革小说、科幻小说等等。从题材来划分,可分为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玄幻小说、探险小说、恐怖小说、冶艳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军事小说、色情小说等。按流派分类,可分为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玄幻小说等等。
  《阿让山》的故事,其起因,来源于一个在巴藏地区流传许久的民间传说:“古来相传,天女佐瑞云游下界,得巴寨男子巴卡相助,除去为恶人间的妖魔,并相爱成婚,但为玉帝不容,遣天兵将二人镇封于阿让山下。山民念其恩情,日夜祈祝,一日,绝壁洞开,清泉飞泄,人饮其水,能祛邪疗疾,消灾弭难,清心明志,万事走运,人称‘曲纱圣水’。”
  因此,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就小说内容而言,这是一部神话小说,即借助神话的表现形式或以神话为题材内容的小说。神话小说起源于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口头创作,当时出现大量的“用想象或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远古神话,实际上这就是人类创造的神话,经后人收集加工,成为小说。从表现手法来看,这是一部玄幻小说,即一种类型小说,思想内容往往幽深玄妙、奇伟瑰丽,不受科学与人文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凭作者想像力自由发挥。因其包含着天道、妖魔鬼怪等,所以与科幻、奇幻、武侠等幻想性质浓厚的类型小说关系密切,是一种有着励志功能的小说,主要流行于网络,其中包括东方玄幻、远古神话、异术超能、变身情缘、王朝争霸、转世重生、异世大陆等小分支。《阿让山》中,既有东方玄幻和远古神话,又有异术超能、王朝争霸和转世重生,涵盖面广,无疑是我州首部神话玄幻小说,丰富了我州文学类型,有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二、再说书名。
  《阿让山》这一书名,显然是涵盖性很强的小说名。阿让山确指舟曲县巴藏乡境内的阿让山。该山是座神山,因其每年端午有声势浩大的朝水节民俗活动而享誉安多藏区。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山名作为小说的名字呢?显而易见,这既是一个策略,又是一个担当。故事发生在阿让山,而阿让山又是安多藏区真真实实存在的集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于一体的民众生活区,因此,借小说之名,写人间万象,现地域文化,说民众情怀,便是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之一。这种策略,这种担当,是有理想的作家们共有的情怀。
三、关于小说的故事。
  许多流行小说都会设计一个尖锐的矛盾冲突,矛盾的顶点就是故事的高潮:惊天阴谋被人策划、实施,并即将实现。众多正义之士不断介入其中,阴谋被揭穿,被摧毁。在正邪力量的较量中,卷入此事的各方势力经过激烈的斗争和剧烈的动荡,衰败下来,也安静下来,各方势力在痛定思痛之后,重新休整,暗暗生长,直到第二波大浪斗争的到来。这样的情节设计不断吸引着读者,欲罢不能。成功的武侠类、幻想类、侦探类、惊险类小说,莫不如此。邪恶势力的阴谋实现的过程,正是英雄的成长期,民众正义的彰显期,正邪两股势力的较劲期,邪不压正的归势期。
  《阿让山》也给读者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故事如一个因子,它慢慢长大,成熟,最终成为威力巨大的能源体,将如来、观音、唐三藏、玉帝、王母、太白金星、地藏王、李靖、哪吒、二郎神、孙悟空、四大天王、八仙、翼望、青桐、佐瑞、巴卡等佛、仙、魔、鬼、人各界的势力卷入其中,无法脱身,各族各类角色随着故事的展开,呈现出不同的性格、行为、异能、法术以及感情和心灵,奇幻迷离,绚烂多姿。。
四、关于小说的主题。
  我之所以说这部小说是玄幻小说,这与小说的主题息息相关。
  一般认为玄幻小说一词为香港作家黄易所提出,原意指“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所谓玄学因子,即是注重道家思想、易经术数、民间传说、超自然状态与神祕学、空间学等等面向的解读、描写与探索”。
  《阿让山》的设想正是如此。小说承接了《山海经》、《封神榜》、《西游记》等传统神话小说和魔幻小说开辟出的道路,集佛界、仙界、魔界、人世、鬼域等多维世界于一个大乾坤之内,以一桩惊天阴谋的实施过程为经,以各方势力深陷其中风起云涌为纬,将权谋、爱情、正义、抉择、牺牲、成长、励志等多种主题一一推出,鲜明的各类形象也因此呼之欲出,民间传说、道家思想、易经术数,甚至魔法学、神祕学和空间学等各领域知识也被一一涉及。所以,《阿让山》是一部有故事的小说,有想法的小说,有作为的小说,有情趣的小说,有继承的小说,更是有知识的小说。
五、关于小说的文笔。
  文笔,指的是文章的文辞、笔法、风格等文字表达能力。通读《阿让山》,我们能看出其不凡的文笔:古典诗词的文字功底,金庸风格的叙述风格,通俗动人的民间歌喉,鲜活生动的人物描写,几方面相互交织,读来风光无限。
  先看古典诗词的文字功底:“千万恨,恨不绝,前尘往事情难舍;彼岸花,不凋谢,阳世悲欢无奈何;生死别,两消磨,于今犹唱忘川歌。”(第四章第四节)这一段文字,既有化用,又有创造,尤其见小说语言的古典诗词特征。类似的文字还很多,譬如:“大雪纷飞,一片苍茫。”、“春藤蔓挂如丝如缕,枝梢杈丫如枪如戟。”,“烟霭菲微,灯火依稀。”清雅文字,诗情画意,每章每节,每段每行,处处可见。
  再看金庸式的叙述风格:“那处山壁轰隆隆一声响,已经敞开了一个大洞,尘屑飞扬中隐隐有人影闪动。远远传来一声喝彩——好!魔力寿和魔力海已经和这里的四名魔族人物见过面,四人莫不都是大西乡一支来的顶尖人物。统领队伍的是这一支魔族中被称为翼望的青年男子,他是队伍的核心,也是发动‘小还乡’和‘大还乡’的关键人物,也是刚才淡淡人影的真身。其余三名魔族人物分别称作喙昂、羽扬、肺藏,其中昂是老者,藏是壮汉,而扬却是妙龄女子,出声的正是扬。呜——的一声,一道光芒从洞窟深处飞射而至,疾斩魔力海的脖颈,他缩头闪避,但那光芒却已绕到身后,锵地一声,转而砍在魔力寿的背上,但他竟然纹丝不动,靠着背上的什么法器生生挡了这一斩。扬又喝一声好!一挡之下,一股大力蓦然而至,魔力海祭起金钟罩,一轮无形的罩子出现在他和魔力寿身周,那道光芒竟然不减不退,接连斩落在金钟罩上,如连环暴雷般炸响在耳际,连续砍斩九九八十一下,之后,金钟罩上的法力已经被削减大半。一声娇喝中,飒然风响,那柄光刀缓缓回力后,已经攻进金钟罩,稳稳狠狠地向他二人拦腰斩来,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魔力海又已擎出珍珠伞。”这段大战场景,虽只用文字表述,但历历在目。作者描摹神情,讲述行为,用词极其考究,叙述准确到位,几乎做到了无话可删,无字可废,正是金庸的小说笔法。
  通俗动人的民间歌喉,主要体现在与阿让山有关的民俗性情节上。比如阿让山当地的一对藏族青年男女在制造登天梯的过程中这样唱道:“阿让山上爬叶儿树,烟雾缠山山缠路。顺路上天求王母,儿几个么女几个?黄牛几头田几亩?”将民歌用在小说中,凸显了民间饮食男女的追求与向往。还有美女青桐所唱的歌谣:“正月采花花无采,二月樱桃花正开,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荞麦花满山,五月石榴花红树,六月荷花开满池……”将时令和花季自然而然地蕴藏其中,又将青桐超拔脱俗却又爱恋人间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或引用或创造的文字,在小说中多处出现,适时适情,使小说更有趣味。
  鲜活生动的人物描写,是《阿让山》的看点之一。作者在状物写人方面,是有独到的体味的。看他写人物的穿着打扮:“高髻女人脚下的飘渺云气中昂然站着一个女子,她身披百荷朝阳金披肩,身穿彩凤衔日金丝袍,脚踏风毛藕丝步云履,衬托着一副绝丽冷傲的面容。”(天界神女左悔青),深得古典文学中人物外貌描写的精髓。看他写人物的神态:“一名青年男子衣衫敝破,形容落拓,然而脸无戚容,踏歌而行。他手中提着一花篮,篮中插满各色鲜花,有当令的,也有不当令的,但皆鲜妍欲滴,仿佛刚刚摘下,又好像本来就长在他的篮子里。”(八仙之一蓝采和),对人物的形貌、神情和状态拿捏准确,表现得很是到位。看他描写人物的心理:“她心里生生钻心一痛,但一痛之后却是一阵悲慨。她的意志,她的心性,她的怀抱,她的胸襟,在这一刻蓦然更趋坚韧,更趋坚定,更加开阔,更加博大。她心中已经装满了三界,装满了众生,装满了生生世世,万千轮回。”(司药仙女青桐),将人物痛苦之后的开悟和担当,表述得清清楚楚。类似的成功的人物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每一处都值得细心体会。
六、关于小说的结构。
  《阿让山》共22章:1、《那一世》;2、《哪吒三太子》;3、《血玲珑》;4、《老鼠精》;5、《孙猴子的毫毛》;6、《王母娘娘》;7、《大荒山》;8、《八仙过海》;9、《海龙藤》;10、《金箍棒》;11、《二郎神》;12、《哮天犬》;13、《燃灯古佛》;14、《朝水节》;15、《昆仑之阳》;16、《佛手》;17、《玉皇大帝》;18、《望乡台》;19、《天龙八部》;20、《灵山》;21、《阿让山》;22、《春天》。每一章的标题,实际上凸显的是这一章的核心人物和重要事件,讲述的是这个人物及其事件在故事中的位置、作用和意义。
  故事从哪吒三太子协助司药仙女青桐反下天界开始,讲述哪吒被困葫芦岛,以青桐为首的各界正义之士想方设法营救哪吒,哪吒重生,惊天阴谋大白于天下,束缚各界的禁制被解除,到人间终于回到人类的怀抱结束。期间人物层出不穷,情节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回肠荡气。
  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整部小说的结构,状似一条铁链,每一环都不可或缺,既有其独立性,又与前后各章节紧密联系。这种结构模式,是设置悬念的过程,也是故事衍生的过程,更是层层解密的过程。只有将小说一章一章慢慢读完,惊天阴谋才会从最核心的部位被挖掘出来,每个人物肩负的使命才会完成,故事的尘埃才会落定。从这个结果来说,小说的结构又仿佛是剥洋葱或揭秘丸的过程,这种结构成功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使人感到趣味盎然。同时,也提供了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可能性。
七、关于小说的作者。
  这部小说的最终完成,作者显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他在我州文学期刊《格桑花》2012年发表的《那一世,我像极了神仙——阿让山传奇之一》和《我是哪吒三太子——阿让山传奇之二》两篇短篇来看,其创作也是较早入手的。
  天歌曾说:“我在舟曲县巴藏乡,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绮丽,也感受了人心的淳朴。”他认为他也找寻到了存遗于一个民族内心的深厚积淀。他这样表白创作这部作品初衷:“甘南藏区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文明灿烂,人文深厚,民俗文化浩瀚如云天之美,我只是一个喜爱民俗民间文化,有心捡拾遗落藏寨的美丽神话的记录者。”正是在“有心捡拾遗落藏寨的美丽神话”的驱动下,他潜心创作,完成这部根植于本土文化,但又符合流行文学趋势,在诸多方面作出了相应探索的30万字的玄幻小说。
  《阿让山》出版发行,并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网络书店上架,出版社在向读者推介这部小说时这样说:“小说将浩大繁复的人魔天鬼神话格局布置在细密的东方叙事和传统抒写中,整体呈现出神奇绚丽、美好和谐的魔幻风格,同时,在对人、魔、仙、鬼四族故事描写中,展现了巴寨多彩风俗、淳朴人情、美丽风光,歌颂了人间正义和忠贞爱情,故事情节迭宕起伏,场面描写恢弘大气。”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