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龙 马云
“我从农村来,所以更愿意回到农村去,让‘农村电子商务王旗乡便民服务点’服务父老乡亲,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甚至是田间地头就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这个有着创业梦想的年轻小伙来自临潭县王旗乡王家坟村,名叫林俊。半年前,他的小林工作室、小林木子线下体验店和“农村电子商务王旗乡便民服务点”开始运行,也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林俊个不高,说起话来很谦恭,显得文质彬彬。“我从小就是一个有主意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玩,都得弄出个名堂来。”林俊说,自己很愿意去尝试做任何事情,一旦选择要做,就会要求自己做好。 这位90后大学毕业生,尝试过各种工作,做过文员、干过行政……“每份工作都干得时间不长,但是每一份工作只要我在做就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谈到以前的经历,林俊爽朗一笑,“趁年轻,多经历,多体验,真的很好!” 失败 只是多了一次经历 2012年,林俊和几个好友合伙做服装生意,起初干劲十足,生意火爆,创业激情高涨。一个月后,店铺考虑发展线上线下一体购物方式,由于初次尝试O2O模式,市场考察不够详细,管理模式不够成熟,对于新型行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四个月后资金链断裂,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失败,只是多了一次经历。更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办?”林俊回忆着以前的经历笑着说。 短促的“触网”经历,虽然给年轻的林俊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性格刚毅的他又在默默寻找再次创业的机会。 “破茧成蝶” 梦在飞舞 2015年,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林俊放弃在省城创业的机会,毅然回到老家,再次进军电商行列,并很快被电子商务的魅力所吸引。而后,林俊果断放下手中的事,选择在电子商务的大海中探索。他专门跑到北京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一村一电”工程培训,参加临潭县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通过如饥似渴的恶补电商知识,日追夜赶,加上自己良好的基础,很快他就在电子商务的运作中摸出门道。 林俊积极联系好友筹集资金,成立小林工作室以及小林木子线下体验店。同时招收代理,通过网络销售服饰鞋包,经过不懈地努力,团队慢慢壮大,总营业额超过15万元。 有了以前的失败经历和成功经验,林俊仿照农村淘宝模式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王旗乡便民服务点”,帮助村民购买农用机械和服饰等日常用品,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购买火车票以及查询各类信息,总购资超过10万元。同时,帮助当地有意向从事电子商务的个人开设网店,出售以药材为主的农产品。 圆梦路上 脚踏实地 命运之神终于眷顾了这位怀揣梦想的农村娃。通过开网店和工作室的业务,林俊迅速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着他又开了第二家店,第三家……目前他的网店已有20多家,主要销售土特产、农产品、药材,遍布省内部分市州和青海、西藏等地,店铺收益良好,团队也逐步发展到50多人。 “我们力求做到品牌、质量过硬,但价格更低,农民可以不出门买东西,甚至在田间地头也能收货。”林俊说,“现在虽然有点起色,但很多方面我还要脚踏实地继续学习摸索,我相信这个年轻的行业会发展得更好,我的愿望是让自己创建的网络平台,覆盖到全州、全省甚至是全国,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实惠。” 如今,林俊已成为甘肃青年电商联盟成员,同时被甘南州商务局聘请为电子商务中心技术服务部技术服务导师,主要负责电子商务行业人员培训,以及各大网络平台的推广,协同服务部同事完成甘南州电子商务中心的网站搭建运营以及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