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草木之根,人们都知晓。水之根是泉,人们常见,只是素常不思考。人的根是父母,但人们常常疏忽。做人就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这是圣贤的大根大本。因为我们的身体得自於父母,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有身体了才能有智慧、有做人活人的能力。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根源在于这两个大恩人。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无论他有多大的福报,多么有才干,做多大的事业,最后都会不愉快。为什么?道理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总是怀念我的父母,尤其是遇到苦恼和快乐的事时,我便更加思念我的双亲。2015年11月16即农历十月初五,是我的老娘的周年祭日。去年的这天,她老人家下午进州医院,晚上10点多就离开了我们。 当母亲在手术台上时,我便到其楼顶铺下自己的外衣,向合作藏族寺院和汉族寺庙,默默地叩了108个长头,祈祷佛菩萨保佑她老人家手术顺利。然而,待我叩毕头后,再返到手术室门口时,姐姐和妹妹已在极其悲伤地痛哭…… 那一刻,我没有流泪。我觉得,老娘依旧和我们在一起,只是时间不允许我有太多的回忆和悲恸,所有的悲伤都被湮没在处理母亲身后事宜的琐碎中。租借水晶棺材,接她老人家回家。 近两年,母亲身子虚弱,住院较多。她虽身在病床,心却常常放不下对儿女们的牵挂…… 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老娘去世前的头一次住院时,我打算给她洗一下脚,但那天下午,由于工作上的烦恼,我却改变了心念,然而,千没料到万没料到的是,在这之后就永远的没有下一次了。到再次住进医院时,我与母亲只剩那匆匆一瞥,旋即,母亲便与世长辞了。 春秋先贤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遥想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时,遇到皋鱼哭于道,触景生情,感叹道: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因为皋鱼说得太深刻了,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它不停地摇曳;当我们想赡养双亲时,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连老外们都有同样的感受,要不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咋能说出那样惊世骇俗的话即:人生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 世上,没有买的后悔药。最来不及的便是尽孝啊! 我的老娘在去世之前,也很开心地笑过。那是我的一位朋友,甘南州质检大队的任平先生,曾在2014年10月份,来医院探望过我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还为母亲一展歌喉,大声地唱着阎维文的歌《母亲》。当我的老娘听到:“无论你官多大,无论你钱多少,这个人她始终是你的妈……"。她笑得那么的开心,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快乐啊。那天下午,我母亲在病床上坐着听完了他的演唱。即使在任先生走了之后的很多天后,说起他来,母亲总是笑逐颜开,回忆着那个美美的午后…… 的确,无论官有多大,无论钱有多多,父母一旦离世了,你依然是个孤儿。因为,从此在人世间,你再也难以得到,又一份纤尘不染、冰清玉洁的牵挂! 在这个周年里,我总是情难自持,总是难过的不能自己,我清楚的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将伴随我终生。 有个晚上,我从微薄上看到,一个青年蹲在地上,紧紧地抱着坐在膝盖的老爸,身边站的是盼望公交车的妻子。我泪水夺眶,完全控制不住自己。那一夜,我用枕巾堵住嘴抽泣…… 又有一天,我从《文摘周报》上看到一小块文图,在美国的一条街上,大雨中,年轻的父亲,为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伞,自己的衬衣却湿透了,雨水在背上流淌,父子依然从容地走着,我再次热泪滚滚…… 我知道,我在想念老娘了,想念那些被母亲捧在手心里呵护的日子,在精神的苦难里我痛悔,为什么当时没有给老娘洗一下脚?母亲的前半生苦难深重,我此刻为母亲流的泪,却不及母亲为我操心的万中之。 在提前念周年的日子里,我大哥拿出了老娘留下的积蓄,我们弟兄姊妹8人,人均分领了7千余元。这都是我们给她老人家的钱,只是她舍不得花,都为儿女们存了下来…… 2015年的十月初五,是老娘头周年的祭日,我满含苦苦思念的泪,拾起了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