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玛曲讯 (记者 李虹雨 通讯员 杨建强) 今年以来,玛曲县认真贯彻省州委决策部署,把双联行动作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紧盯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落实“六大任务”,着力推进“六个结合”,扎实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积极宣传政策、疏导情绪。全县各乡镇(场)、各联村单位认真学习贯彻省、州、县双联扶贫会议精神,分期分批组织联户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牧村做好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联村干部发挥救急难、解民忧、促和谐的重要作用,驻村期间,累计接访群众100余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56件;在“两节”及“七一”建党节前后,联户干部入户走访贫困户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16.82万元,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促进产业发展,助力造血。各级双联单位帮扶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注重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功能。民生银行兰州分行筹资30万元注入齐哈玛乡塔哇村扶贫互助社,有效解决了牧民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难题;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筹资25万元,为阿万仓乡沃特村修建牲畜注射栏11座;县格萨尔黄金公司筹资120万元,帮助贡玛村修建汽车修理厂;县畜牧局协调争取海惠小母牛项目,按每户6300元标准为欧拉乡300户牧民发放购畜补助189万元;欧拉乡政府争取协调省财政项目资金50万元,完成乡政府至学校水泥路面硬化。目前,各级双联单位帮办实事141件,发放慰问金及物资340多万元。 细化帮扶措施,精准发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后,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明确脱贫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全面抓好与省州相关政策的衔接对接,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可执行的《玛曲县“1+17+1”精准扶贫方案》。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分别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整合双联干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挂职村干部等帮扶力量,在全县15个贫困村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其中部分优秀年轻干部还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副书记或副主任,长期驻村重点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各乡镇设立双联与扶贫合一的工作站,每站配备3—5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双联和扶贫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切实助推扶贫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双联平台在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维护牧村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行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和贫困村、户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让最强的力量联系贫困村,最有能力的干部帮联最贫困的户。 创新发展模式,助推脱贫。积极探索扶贫攻坚新模式,将扶贫开发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有效结合。今年以来,统筹整合各种扶贫资源,积极协调各级职能部门,逐步建立“大扶贫”机制,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帮扶等多项措施,有力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突破性。全县已组建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50家,申报建成国家级专业合作社3个,省级6个,州级7个,县级21个;成立村级互助社35个,落实启动资金82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