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安都盖:用行动诠释责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12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一个个具体的数据,记录着一位普通村支书的责任与担当, 没有聚焦、没有闪亮的光环, 有的只是对入党誓词的那份坚守与执着。
  □记 者 姚联红
 通讯员 李彦珺

  卓尼县喀尔钦乡拉扎村,曾经是一个贫困面大,农牧民群众收入低,交通不便的落后山村。
  “怎样才能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这是藏族汉子安都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心里首先盘算的事。
  拉扎村属半农半牧区,农业单纯,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油菜、洋芋,牧业还是轮流放牧,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有6个村民小组,255户1072人,耕地面积1470亩,每户也就是几只羊、两三头牛,经济来源全靠常年出外打工所得。全村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致富产业。按照现有的条件,要想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养殖方式。
  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找到了,下一步就是怎样才能对症下药解难题。
  安都盖带领村组干部深入村组,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摸底,他心中有了底。没有资金和项目,发展谈何容易。为此他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跑、要”干部了,可他不是“跑官、要官”,而是自筹资金,到县上、跑州上,多次恳请州县领导到实地勘察,为的是争取资金和项目。
  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了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安都盖借鉴学习外地经验,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一条大力倡导日光温棚、药材种植、科学养畜,由单独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到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村搭建日光大棚养畜20座,种植药材800亩,通过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均收入由830元增加2735元。一些外出打工的头脑灵活的年青人,看到村里的变化,也想留下来,跟着支书一起创业。
  拉扎村属岷麻公路沿线,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居住在岷麻路以北,群众出入道路只有岷麻路,还得跨越洮河,而途经临潭县城的一条道路属便道,路基宽近2米左右,缺桥少涵,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做到‘进得来’、‘走出去’,坚决打通发展村民经济的通道。”安都盖再次立下了“军令状”。
  说干就干。安都盖经过多次奔走,在人代会上反应呼吁,并通过双联行动的支持,终于得到省交通厅的投资立项,于2014年投资12万元维修加固了原电站修建的一座洮河钢架桥,投资25万元铺筑进村水泥路面3公里,同时投资120万元新修拉扎村进村桥一座。
  村民说,这些年来,安都盖办的好事数不清:
  拉扎村贫困户王居成因妻子身患重病,治疗费严重紧缺,危难之时,安都盖资助1500元;
  月目录村李志杰因家中不慎失火,他资助2000元;
  拉扎村胡闹扎因家庭困难,原住房屋陈旧、木料腐朽,面临危险,他积极动员拆除重建,并用自己的车帮助拉运木料,新建了房屋;
  ……
  从修路致富到群众家事,一个个具体的数据记录着一位普通村支书的平凡举动,没有聚焦、没有闪亮的光环,有的只是对入党誓词的那份坚守与执着。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