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
 
 


好书速递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1月0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历史的绝笔》
  陈云夫人于若木、毛泽东长媳刘松林、蒋介石女婿陆久之、陈独秀机要秘书郑超麟、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美国科幻巨头海因莱因、“童话大王”郑渊洁、“三毛之父”张乐平……知名传记作家叶永烈生于1940年,采访过许多名人,本书囊括了他集数十年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及与这些名人往来的书信,用温情的笔触,图文并茂地重现了那些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知名作家、艺术明星、科学大家的历史命运。其中,多位名人书信,也以大事亲历者回忆的独特角度还原了历史真相。
  (叶永烈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罗马史》
  1902年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法学家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详尽叙述了罗马共和国末期之前1000多年的罗马历史,阐述了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之大国的过程及原因,并指出罗马在日渐强盛中已埋下衰亡的种子。本书视野开阔、论证严密、文笔凝练、叙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达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已成为研究罗马史的权威之作。
  (【德】特奥多尔·蒙森 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9月出版)
《感时忧国》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1952年获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2006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学评论家。本书是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拓荒者”忆往追昔之散文集。书中以款款深情、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回忆作者的求学之路,以及与众多文人的因缘际会,描绘了独特时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显了中国文学中“感时忧国”的传统。
  (夏志清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明朝时,利玛窦为了传教来到中国,在中国前后居住27年,直至去世。为了入乡随俗,融入中国社会,利玛窦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可以快速学习中国文字,其过目不忘的能力更是令人称赞。于是,他便著书《西国记法》来说明自己的独特记忆方法。在《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一书中,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史景迁引用了《西国记法》的一些文字,记录了利玛窦流传下来的8个记忆碎片、4个汉字和4幅圣经故事画,一探利玛窦在中国奇特、艰难的传教经历,及中国明朝从宫廷至民间的社会众生相,巧妙地搭建起了东西文明交汇的图景。
  (【美】史景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中国人的一天:变与不变的中国人》
  如今,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时代,这种变革几乎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与腾讯新闻中心图片频道携手推出,通过“创新和保守、生存和迁徙、追逐和幸福”三大部分来探讨变革中,每个生命所承载的喜怒哀乐,选取了30多个颇具代表性的故事。例如“创意木工坊”和“打铁手艺人”“购物节中的快递小哥儿”和“大山里的天梯信使”,每个故事都带有莫名的幽默或伤感,反映着他们的变化和坚守。
  (田野 苗锦锦 主编  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人和吞食者》
  本书是今年8月刘慈欣长篇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后,中短篇小说的首次重磅集结。所选作品代表了刘慈欣中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其中8篇为获奖作品,包括荣获第十二届银河奖特等奖作品《流浪地球》、荣获第十一届银河奖一等奖作品《带上她的眼睛》,还有刘慈欣首次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的两篇小说《微观尽头》、《鲸歌》。
  (刘慈欣 著 现代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