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为爱撑起一片天
——“十二五”我州残疾人工作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1月1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成芳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人从未看过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人从未听过悦耳的声音,有人从未用语言表达过,有人从未在跑道上奔驰……虽然他们的人生有缺憾,但是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残联组织的帮扶,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他们又是幸运的。 
  为了让这些人得到康复,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十二五”期间,我州把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紧围绕残疾人扶贫解困、康复、劳动就业、教育、维权、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一大批残疾人从中受益,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组织推动,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
  对全州5.04万名残疾人来说,国力强盛了,经济发展了,能不能同健全人一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步实现小康梦,这是他们尤为关切的问题,更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二五”以来,全州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残疾人保障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残疾人的意见、办法。为全州99个乡镇(街道)残联配备了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在662个行政村、30个社区成立了残协,选聘了专职委员,落实了岗位补贴,州、县市残联建立了聋协、盲协、肢协、智力残疾人亲友、精神残疾人专门协会。至目前,全州8000多名助残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助残志愿服务一线。五年来,我州共安排残疾人事业经费4100万元,保障了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残疾人民生实事的深入实施。
保障民生,为残疾人生活奠定基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我州以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不断扩大覆盖面、逐年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始终秉持“心贴心的服务”工作理念,按照“贫困为主、重度优先、普惠加特惠”的原则,制定各类基本生活保障政策。
  合作市下加拉俄高村道尔代家是一户多残家庭,道尔代肢体三级残疾,小舅子完的岗和他们一起生活,肢体一级残疾。政府每年为道尔代代缴养老保险金100元,为完的岗代缴养老保险金200元。60岁后,他们就能领到更多的保险金,生活有了保障。
  这只是我州为残疾人办实事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州每月领取定额生活补助的低保、低收入和重度残疾人达11288名,对重度残疾人、特困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残疾人按最高标准给予了保障,并每月提标20%;将12643人次贫困残疾人纳入民政救济、五保供养救助范围,发放救济补助款1292.2万元。 
  2013年以来,为全州2627名重度残疾人落实重度护理补贴1040.29万元,为4500名特困残疾人落实生活补贴1296万元,解决了残疾人看病难的实际问题,残疾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下转二版)

 焦“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