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记者 赵梅
一股环境卫生整治的春风,正在吹遍美丽的甘南草原。 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73万农牧民群众中,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变革,如一夜春风,滋润着羚城合作、藏乡江南、红色迭部…… 201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优环境、提形象、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线,向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打响了一场治“脏”、治“污”、治“乱”的攻坚战。短短一年,就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一年有48个“环境卫生日” 1月29日,星期五,晴转阴,这是今年甘南州的第4个“环境卫生日”。 冬日的高原寒风凛冽,却阻挡不住干部群众劳动的热情,各县市及乡镇、农牧村的干部群众纷纷走向各自划定的环境卫生区域进行整治。 在夏河县拉卜楞寺桥头的排洪沟里,可以看到红字标注的卫生整治责任单位标记,以桥为界,县委办和政府办分列两边,其他部门依次排开。 因为久负盛名的拉卜楞寺就在城区,夏河县加大了力度,增加了一个环境日,每周一和周四分别进行集中整治。 “全县57个单位都划定了区域,哪个单位搞得不好能直观地反映出来。”夏河县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马静宁介绍说,拉卜楞寺周边是夏河县环境整治的重点,除了排洪沟道的卫生整治,寺院周边摊点、商铺和公告栏的整治也是重点。 “以前垃圾随便扔,现在有清运车上门收。”拉卜楞扎西诺培的店主扎西加木措说,如今,除了门前三包,还集中整治人行道上乱摆乱占现象,垃圾清运车一天两次上门收集垃圾,乱扔垃圾要受罚。 甘南州的“环境卫生日”很特别,每年有48个——都是星期五。不仅要求全动员、齐动手,而且真抓实干,若是玩虚应付差事,督查肯定过不了关,不仅会受到处罚,还会在全州进行通报批评。 之所以搞“环境卫生日”,缘于甘南州提出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的旅游发展新目标。近年来,甘南州紧紧围绕“旅游兴州”战略目标和建设旅游甘南总体工作部署,多措并举,全州旅游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高位运行,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5年,甘南州做出了举全州之力,全面打造“大旅游”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提出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甘南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增强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们在城乡环境建设上,总体仍处在城镇好于乡村、主街优于小巷、口号胜于行动、问题多于成绩的局面和状态。”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说,近年来,甘南州以建州60周年庆典为契机,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大旅游”的需求相比,还存在“治脏不彻底、治乱不全面、治差不严格”等现象和“认识缺乏自觉、建设缺乏规划、管理缺乏合力、整治缺乏长效”等问题。 基于此,2015年初,甘南州确定每周五为“环境卫生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求以“优环境、提形象、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村为目标,突出城市、乡村、景区三个重点,促进城乡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好、文明和谐。 “动真格”从“面子工程”到“里子工程” “蜻蜓点水抓落实,顶多算是‘洗脸’,全面深入抓整治,才谈得上‘洗澡’。”正如俞成辉所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关键要在“综合”二字上下工夫,在“洗澡”问题上做文章,唯有此,才能抓出成效。 因此,把以前只注重围绕清理城区的“面子工程”转变为覆盖城乡全区域的“里子工程”,是甘南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第一步。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