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欢天喜地闹元宵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2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合作市灯谜晚会。   后晶晶 摄
  拉卜楞寺酥油花灯会。 何龙 摄
  舟曲舞龙。 李鹏飞 摄
  哈尕滩村花灯表演。 马保真 摄
  夏河  农历正月十五晚,著名藏传佛教圣地、“世界藏学府”——夏河拉卜楞寺举行大型酥油花灯会。当晚,数万僧俗群众齐聚拉卜楞寺,大经堂前陈列出了七组工艺精湛、色彩绚丽的酥油花。
  傍晚时分,群众已经在拉卜楞寺大经堂外的马路上排起了长队。夜幕降临,众僧列队、朗诵经文,悠扬的佛乐响起,人群依次观瞻以示敬意。
  拉卜楞寺寺管会僧人告诉记者,酥油花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三绝”之一,包括唐卡、酥油花、还有壁画。拉卜楞寺的酥油花(灯)节,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拉卜楞寺的酥油花都是每年新做的,每隔三年要换一次题材内容。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加之各种颜料,被塑成佛祖神仙、菩萨金刚、花鸟树木等,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据介绍,酥油彩雕的制作刚开始要在冷水里捏造,待酥油有韧性以后,再加颜色,做出各种造型。
  农历正月十六,拉卜楞寺举行正月法会系列活动的最后一项佛事活动——“转香巴”,数万名省内外僧俗群众和游客参加了这一隆重热闹的佛事活动。
  上午10时许,拉卜楞寺僧人列队抬出弥勒佛塑像,从“大金瓦寺”弥勒佛殿出发,在“大金瓦寺”乐队的伴奏下,拿着梵香、珍宝、供品的僧人拥簇佛像,浩浩荡荡绕寺院转圈,途中分别在三华门、德哇仓佛殿前、王府白塔处稍作停留诵经,并举行简单的宗教活动,最后前进至“大金瓦寺”讲经台结束法会。大批僧俗群众则依次紧随其后,转动寺院周围的转经轮。由于弥勒佛主管未来,所以,前来朝佛者人山人海,大批信徒争相绕寺诵经,触像领灌,祈愿未来幸福。
          (何龙 石凯平 贺健)

  舟曲  农历正月十四,舟曲县东山乡为期三天的“转灯”活动拉开帷幕。
  “东山转灯”是东山乡遗留下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被称作是东山乡村民的狂欢节,既包括传统的转灯踩道、迎灯送福,也包含着保佑一方平安、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的祈愿。
  东山乡自古就有“转灯踩道”和“迎灯”之说,每年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捆扎火把。民间艺人扎制的彩灯、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及象形的鸡、鸭、鱼灯,也有栩栩如生的金鱼和蝴蝶,鲜艳娇美的荷花和百合,水灵甜蜜的鲜桃和石榴。夜幕降临时,转灯的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跑、烟花不熄,锣鼓唢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转灯人前后相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入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入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
  元宵节期间,舟曲县城关镇东、西城社区在老城区举办了社火闹新春活动,为群众增添了浓浓的春节欢乐氛围。
  雄狮耍起来,长龙舞起来,霸王鞭打起来、威风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旱船跑起来。参与表演者众多,观赏喝彩者成千上万,锣鼓喧天,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大街小巷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红灯笼和艳丽多彩的各式花灯,处处展现着浓浓的年节气息。 
            (李鹏飞 尹党周)

  合作  2月22日是传统佳节元宵节。当晚7时,文博大厦里的场面可谓壮观,由州文广新局主办的合作市迎新春元宵节灯谜晚会在这里举行。不少市民早早来到现场,与家人一起猜灯谜,做游戏,看演出,欢度元宵佳节。
  游戏区里,套彩、勺蛋、抢凳子、拼图等游戏吸引着孩子们跃跃欲试,小脸上满是期待。“往上往上”“左边一点”“好了好了”“哈哈,圈圈刚好套住礼品。”这边抢凳子的也是全身贯注,眼睛盯着凳子,脚底下也不怠慢,只听鼓点一停,孩子们急忙往凳子上坐去,唉呀,小姑娘一下子坐到了地上。
  猜灯谜当然是晚会的重头戏,一排排灯笼状的谜语条引人入胜。灯谜区人头攒动,有人思索,有人搜索,忙得不亦乐乎。猜中的人拿着领奖条开心而去,没有猜中的又继续投入下一个目标,斗志昂扬。
  羚城群众艺术团也为市民奉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这个夜晚真热闹。 
               (张淑瑜)

  临潭  元宵佳节,临潭各个村镇张灯结彩,各村扶老携幼齐聚一堂看晚会,赏彩灯,闹元宵。
  新城镇哈尕滩村,声势浩大的“花灯”和烟火表演已经传承延续了近百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群众前往观看。
  “花灯”是由主灯杆和散灯组成。灯杆由长近十米的主杆上横搭的五根横杆组成,横杆上再绑上各式的烟花,由一根引线点燃,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象。
  随后,大家开始准备灯杆下的散灯,散灯是由一个个扎着纸人的烟花组成。不同于灯杆上烟花的是,散灯上扎着焦赞、孟良等历史人物。而整个“花灯”的燃放也是根据杨家将取神龙木时“焦赞会放火不会收火,孟良会收火不会放火”的典故而燃放的。
  晚上11点,祭祀活动结束,点“花灯”活动开始,从焦赞这里点燃的引线在烟火的陪伴下,徐徐点燃了灯杆上的烟花,并慢慢全部开始燃放,万花齐放的壮丽景象让大家无不惊叹。
  而在店子乡店子村,正月十五闹元宵更加注重传统民俗活动。晚上6点,村里的老人带着社火舞狮队、锣鼓队、秧歌队、龙虎旗队一众,走上村头,预示着请来保佑地方的神灵来村里挨家挨户拜年。每到村里神位之处,大家便停下来,焚香磕头祈求诸神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结束了拜年活动,店子村的第一届元宵晚会开始了,这是由村里的大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晚会。
  “传统的民俗活动结束后,村里就没什么演出了,年轻人有些就去喝酒,有些就跑到别的村看晚会,今年我们也办了一场自己的晚会,让大家的元宵节过得更热闹。”店子村社火会会长贺海莹说。
  通过传统民俗文化特色与现代的文艺晚会元素的“嫁接”,实现了主题宣传与民俗艺术的有机结合,展示了村镇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各家各户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发展势头,这是农村年味中最为突出的气息。
           (马保真 张继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