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朝阳产业沐春风
——合作市“十二五”旅游工作发展综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3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韩延明 董渊博

  2011年:旅游总人数526016人次,同比增长24%。旅游收入20212.60万元,同比增长38%;
  2012年:旅游总人数658000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收入27199.20万元,同比增长35%;
  2013年:旅游总人数823000人次,同比增长25.1%。旅游收入40490.87万元,同比增长34.99%;
  2014年:旅游总人数1026900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收入47430.22万元,同比增长28.3%;
  2015年:旅游总人数1255858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收入63190.78万元,同比增长26%;
  2011至2015年旅游人数429万人次,年均增速24.7%,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年均增速27.3%
  这是“十二五”期间合作市晒出的旅游产业发展成绩单。
  这五年,旅游业作为合作市最大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十二五”期间,合作市紧紧围绕“旅游合作”发展战略,抢抓有利机遇,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在旅游产业地位上,实现了由国民经济一般性产业向第三产业支柱的重大转变;在旅游发展态势上,实现了由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多元化旅游的重大转变;在旅游市场格局上,实现了由旅游辐射地向旅游目的地的重大转变。
规划先行有序发展
  “十二五”期间,合作市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发展定位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旅游合作”列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成立了旅游发展规划委员会,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先后编制了《合作市“十二五”藏区旅游专项规划》、《合作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岗岔民俗文化体验区、美仁大草原、太子山、勒秀洮河风景区项目策划方案等。建立旅游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项目带动夯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合作市坚持以打造“大美羚城、高原明珠城市”为核心,以构建“特色文化旅游、生态度假游、生活体验游、康体探险游”四大板块为重点,以旅游村建设为覆盖,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生态旅游品牌在全省唱响,“民俗风情体验游”被旅游业界认同。坚持推进全市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市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完成旅游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达2亿多元。2012年,市政府全面启动“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建设项目,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宣传促销好戏连台
  “十二五”期间,合作市通过专题推介、节庆赛事活动,大力开拓以兰州、西安、成都、天津为重点的客源市场和以安多藏区周边地区为延伸的中远程客源市场,取得明显成效,“高原生态旅游体验区”的旅游主题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不断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和频次,积极创新宣传促销的手段和方式,在天津、重庆、成都举办了专场旅游推介会;努力打造“中国羚城、魅力合作”的城市旅游形象,构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将合作市打造成辐射带动全州的游客集散中心。不断创新和完善旅游宣传方式,积极参加省、州、市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央视媒体、甘肃卫视、《中国旅游报》等平台,集中在主流媒体开展合作市旅游形象宣传。大力宣传合作市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游宣传长廊,在高速公路、机场、城区出入口等交通要道制作大型户外宣传牌,编印《走进羚城》、《魅力合作》、《寻梦羚城》等旅游书籍和画册,创作录制合作市旅游形象歌曲《眺望羚城》,拍摄制作《走进羚城》、《爱上羚城》旅游形象宣传片和首部微电影《遇见·羚城》。合作市将今年确定为“旅游发展年”,通过举办各类节会和体育赛事,举办“中国梦·幸福羚城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让广大游客感受合作市鲜明的旅游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大提高了合作市对外知名度。
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十二五”期间,合作市旅游要素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旅游交通更为通畅。2014年底临合高速建成通车,合作至兰州路程缩短至2个多小时,结束了制约合作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个交通瓶颈。同时,兰合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将为合作市旅游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甘南飞机场开通了多个旅游航线,合冶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极大拉近了合作市与兰州及周边地区的的距离,带动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绍玛大酒店、豪门酒店、酥油灯大酒店等相继建成运营,有力提升了合作市旅游接待档次。截至2015年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宾馆饭店103家,有旅游从业人员1450人、旅行社5家,旅游产品加工生产企业3家,旅游产品购物点10余处。
  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软实力提升,让旅游产业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是合作市富民惠民的初衷。“回首“十二五”,合作市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急促而坚定,展望未来,合作旅游前景无限。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