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日报>> 2016年03月28日 >>01版:1版


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俞成辉 赵凌云出席并讲话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3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何龙


  本报合作讯 (记者 何龙) 3月24日,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合作召开。
  州委书记俞成辉,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徐强主持会议。
  州上领导安锦龙、扎西草、席必泽、宋占文、范武德、杨雄、安志英、才让当智、李瑞平、南木卡桑结、石占良、刘永革、车建军、王春华、才尕、杨晓南,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扎西及州长助理袁新河出席会议。
  会上通报了2015年度文化旅游产业完成情况;宣读了关于表彰2015年度文化旅游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的决定;宣读了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签订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各类目标责任书。
  俞成辉要求,要坚持规划引领,把抢占先机的“切入点”放在顶层设计上。要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项目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立足甘南自然人文资源,进一步完善、编制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甘南州“十三五”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项规划》和《甘南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甘南州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形成州上规划为总纲、县市规划为框架、各专项规划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要坚持改革创新,把提速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激发活力上。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文化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俞成辉强调,要坚持开放开发,把打牢基础的“支撑点”放在项目牵引上。今年,要重点抓好拉卜楞、冶力关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天下黄河第一湾、郎木寺、腊子口、米拉日巴佛阁、车巴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观景台项目和“厕所革命”,下功夫解决“旅长游短”“过客多、游客少”的问题。要坚持突出特色,把彰显魅力的“爆发点”放在打造品牌上。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的强烈意识,充分尊重和倍加珍惜甘南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片草场,切实把生态理念贯穿于旅游开发全过程,把生态元素作为甘南旅游的特色进行打造,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依托,尽快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要在保护制度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激活文化资源,科学、合理、有序进行开发,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埋藏在大地下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子孙后代。
  俞成辉强调,要坚持融合发展,把互促共赢的“契合点”放在统筹推进上。依托“大文化”,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让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彰显旅游活力、塑造旅游灵魂,让甘南文化旅游的魅力走出甘肃、走向全国、风行天下。要立足我州农牧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做足做深“自然”和“人文”两篇大文章,做精做大“农家乐”“藏家乐”“乡村旅馆”等乡村旅游品牌,让广大农牧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努力实现旅游增值和脱贫攻坚的“双赢”。要坚持人才优先,把保障发展的“关键点”放在队伍建设上。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铺路子,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创我州文化旅游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就加快我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俞成辉提出七点要求:一是点上抓景区、线上抓景点、面上抓景色;二是细节抓起居、环节抓厕所、全局抓配套;三是产业抓培育、文化抓融合、环境抓整治;四是对外抓统筹、对内抓衔接、对等抓联合;五是管理抓体制、节会抓内涵、区域抓特色;六是宣传抓高端、谋划抓长远、项目抓支撑;七是一把手抓一把手、包县领导抓包县领导、督察抓督查、换届抓换届、奖惩抓奖惩。
  赵凌云要求,必须加快资源转化,走统筹开发的路子,重点推进“六大任务”,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州上下要把旅游作为富民兴州的“第一产业”来培育,作为融合发展的“第一引擎”来推动,作为助力扶贫的“第一潜力”来挖掘,作为对外宣传的“第一品牌”来打造,作为展示甘南的“第一窗口”来塑造,着力实施“十大行动”,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赵凌云强调,我州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要加倍珍惜这一难得机遇,卯足干劲,脚踏实地,高起点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及衔接,按照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要求,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明确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突出生态、休闲度假和文化三大主题,努力把产品做精、把形象做优、把配套做强,着力构建以核心景区为基础,以在建、新建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国省公路景观道、绿色长廊、景区景点、县市城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为承载的全域全景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在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性、协调性和整体性,做到共下一盘棋、同唱一台戏,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各项指标达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环境一体化、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服务精细化,确保把我州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县市、各部门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战略眼光来统筹,以创新思维来谋划,以过硬措施来推动,县市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推动。分管领导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进展情况,加强工作调度,推动任务落实。州县文旅委要综合协调,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参谋长”“服务员”和“督导员”。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服务,共同营造加快首位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认真对照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责任分工,按照“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的要求,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重点推动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力破“中梗阻”现象,打通政策项目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